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同样人类活动对灾情既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读下图分析回答:
(1)分析上图,说明图中的主要自然灾害是什么?当此灾害发生时,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2)上图中甲和乙造成的灾害程度有什么不同?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说,人类合理利用土地对灾情有“缩小”作用(可举例说明)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赣州市十一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根据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材料二: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大地震。超级强震引发浪高达10米以上的海啸以及核泄漏事件,给日本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材料三 “东亚局部地区图”
材料四:海地多年来政治经济不稳定,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屋拆除。
| 时间 | 震级 | 震源深度(km) | 首都距震中距离(km) | 伤亡情况 |
海地 | 2010年1月12日 | 7.3级 | 10 | 16 | 伤亡约55万 |
智利 | 2010年2月27日 | 8.8级 | 60 | 320 | 死亡近千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赣州市十一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材料二: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大地震。超级强震引发浪高达10米以上的海啸以及核泄漏事件,给日本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材料三 “东亚局部地区图”
材料四:海地多年来政治经济不稳定,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屋拆除。
|
时间 |
震级 |
震源深度(km) |
首都距震中距离(km) |
伤亡情况 |
海地 |
2010年1月12日 |
7.3级 |
10 |
16 |
伤亡约55万 |
智利 |
2010年2月27日 |
8.8级 |
60 |
320 |
死亡近千人 |
1.图中地震发生地①、⑤所处位置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与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约为我国汶川地震的10倍
B.造成日本此次经济损失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是海啸
C.上图中A、B可能表示不同气候的分布区
D.日本在此次灾害中,核泄漏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3.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此次地震灾害中日本人员伤亡远小于一年前海地地震,试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角度分析原因?
5.日本福岛核泄漏对我国影响较小,是因为日本位于我国东部,此季节日本盛行________风,日本附近洋流主要向________方向流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根据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材料二: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大地震。超级强震引发浪高达10米以上的海啸以及核泄漏事件,给日本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材料三 “东亚局部地区图”
材料四:海地多年来政治经济不稳定,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屋拆除。
|
时间 |
震级 |
震源深度(km) |
首都距震中距离(km) |
伤亡情况 |
海地 |
2010年1月12日 |
7.3级 |
10 |
16 |
伤亡约55万 |
智利 |
2010年2月27日 |
8.8级 |
60 |
320 |
死亡近千人 |
1.图中地震发生地①、⑤所处位置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与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约为我国汶川地震的10倍
B.造成日本此次经济损失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是海啸
C.上图中A、B可能表示不同气候的分布区
D.日本在此次灾害中,核泄漏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3.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此次地震灾害中日本人员伤亡远小于一年前海地地震,试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角度分析原因?
5.日本福岛核泄漏对我国影响较小,是因为日本位于我国东部,此季节日本盛行________风,日本附近洋流主要向________方向流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2004年12月26日这一天,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印度洋沿岸国家(如下图)遭受了一场无情的灾难,但世界各国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公里。地震引发强大的海啸,给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 吉大港红十字会主席拉巴尼说:“这次(印度洋世纪大海啸灾难),千百年流入孟加拉湾的河流救了我们;同时我们也做了充分准备。因此我们没有发生象邻国一样严重的灾难”。
(1)地震发生3小时32分钟后,美国旧金山(大约西经120度)的小约翰高兴地收到他父亲的平安电话,同时得知他们父子处于不同日期。(3分)
①根据下图请在答题卷相应图中画出此时全球日期分布情况:要求画出日期分界经线并标注度数;在适当位置标注不同的日期。
②此时有关小约翰家乡的叙述可信的是
A.看到许多小朋友在阳光下玩耍
B.小约翰吃着刚从当地果园采摘来的葡萄
C.当地河水较多补给地下水
D.当地企业以规模大、资本集中而著称
(2)简析孟加拉国“没有发生象邻国一样严重的灾难”的自然和人为因素。(2分)
材料三 印度洋海域属于地震多发地带,本身就存在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潜在威胁,然而,印度洋海域的国家几乎都没有加入世界海啸预警系统。因而,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既是天灾更是人祸。
(3)根据以上材料,试从影响自然灾害的人文背景角度分析印度洋海啸灾难的严重性。(3分)
材料四 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现场参与救援,受到东南亚人民的高度赞扬。在2005年1月6日的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上,温总理在题为《同舟共济重建美好家园》的重要讲话中郑重承诺:中国愿根据受灾国的需要,调整和补充救灾物资;帮助受灾地区重建基础设施;愿意与区域各国分享中国“风云二号”卫星的有关资料等等。
(4)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积极影响。(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发生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 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震源深度约20公里。日本气象厅随即发布了海啸警报,称地震将引发约6米高海啸,后修正为10米。根据后续研究表明,海啸最高达到23米。 材料二 “东亚局部地区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约为我国汶川地震的10倍 B.造成日本此次经济损失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是海啸 C.上图中A、B可能表示不同气候的分布区 D.日本在此次灾害中,核泄漏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2)此次地震灾害中日本人员伤亡远小于一年前海地地震,试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角度分析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