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契丹族是发源于辽河的游牧民族,唐朝中期时有人口七八十万。《辽史》记载,唐后期中原混战,“民不堪言,多逃亡依阿保机为主”,阿保机对逃亡及征战中所俘获的汉人,“命其建城而居,分地耕种”,契丹国逐渐形成“城郭相望,田野益辟”的景象。到1005年人口增至340多万。
材料二:2005年我国跨经济地带流动人口引起的资金分配格局。
材料三:2005年我国部分省区(下图)流动人口引起的资金分配格局。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对契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说明2005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
(3)据表中资料,分析我国人口流动对①省区产生的影响。
【答案】(1)原因:躲避战火及战争的掳掠。 影响:①使农耕技术传入当地,使劳动力增加;②促进城市兴起,推动经济发展;③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2)从中部、西部经济地带流向东部经济地带 (3)①人口大量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②带回大量资金,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③加强了当地与外界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解析】(1)由“唐后期中原混战,民不堪言,多逃亡依阿保机为主”,可知当时人口迁移的原因躲避战火及战争的掳掠。由“阿保机对逃亡及征战中所俘获的汉人,命其建城而居,分地耕种”可知,人口的迁移:①使农耕技术传入当地,使劳动力增加;②促进城市兴起,推动经济发展;③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的发展。
(2)由材料二中各经济地带人口数量变化可知:人口从中部、西部经济地带流向东部经济地带。
(3)①省位于西部经济地带,为人口迁出大省,因此影响表现为:有利影响①人口大量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②带回大量资金,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③加强了当地与外界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不利影响:①农村劳动力短缺;②留守儿童和老人等社会问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关于中国人口的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与上年相比上升了1.32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0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材料二:
(1)左图反映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
(2)概述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影响。
(3)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概述人口流动对农村和城市分别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美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农业带中,①为 带,②为 带,③为 带。该农业带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是:
(2)该国多项农业产值居世界前列,请说明该国农业生产自然区位条件。
(3)图中③所在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它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 B. 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 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D. 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上的水稻生产受到直接威胁,对此最为担心的国家( )
A. 中国 B. 印度 C. 印度尼西亚 D. 南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南美阿塔卡马沙漠沿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中A地每年有很长时间被厚厚的雾层笼罩,空气潮湿黏滞。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暖湿气流是指( )
A.东南信风
B.东南季风
C.东北信风
D.东北季风
(2)与撒哈拉沙漠地区相比,该沙漠( )
A.降水较多
B.空气干燥
C.气候炎热
D.气温偏低
(3)A地区长时间被浓雾笼罩,主要是因为( )
A.地形较封闭
B.海域面积广
C.逆温层稳定
D.太阳辐射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的北方海航道属于北极航线的一个分支,从白今海峡出发,向西依次穿过楚科奇海、新西伯利亚海、喀拉海、巴伦支海,主要航段位于俄罗斯境内的北极海域,该海域蕴藏的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极其丰富。
海洋运输对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物资及各种资源通过北方海航道出口到北欧的各个国家,而从欧洲国家进口的各种设备,尤其是一些超大型设备,用火车运输难度极大,则可以利用北方海航道运输。
(1)巴伦支海南部成为整个北冰洋中唯一终年不冻的海域。分析其全年均可通航的原因。
(2)影响北方海航道的恶劣自然条件有哪些。
(3)俄罗斯远东的物资运往西欧利用北方海航道与经过苏伊士运河航线相比有哪些优势。
(4)说出北方海航道对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发展的经济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