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0.图中地下水流向正确的是(  )
A.丁流向丙B.甲流向乙C.乙流向甲、丙D.丙流向乙、丁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下水埋藏深度.地下水埋深指地下水面到地表的距离.一般称的地下水是指潜水,当然地下还有上层滞水和承压水.

解答 解:根据水流流向的原则,地下水流向应该是从水位高处向地处流,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处海拔最高,因此地下水的水位也较高,因此由乙流向甲丙.
故选C.

点评 本题关键是掌握一个原则,海拔高,地下水位也高.比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人北京时间10:00乘飞机从北京出发,飞行了7个小时后抵达某城市,此时该城市当地区时为11:00,则该城市位于(  )
A.东七区B.西七区C.东二区D.西十一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运装铜精矿的船只到达南京港时(  )
A.卡亚俄港烈日当空
B.卡亚俄港和南京港自转线速度大致相同
C.卡亚俄港和南京港当日正午太阳高度大致相同
D.卡亚俄港和南京港当日昼夜长短大致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图中冬半年降水总量比率最高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描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气温低,夏季降水多B.冬季气温高,夏季降水少
C.夏季气温高,冬季降水少D.夏季气温高,冬季降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若该发电站位于美国本土西海岸附近海域,则P洋流的性质及X、Y对应方向正确的是(  )
A.寒流  东西B.暖流  西东C.寒流  南北D.暖流 南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西部及西南经济区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
①自然环境优美,光照充足  
②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  
③地价高,环境污染严重  
④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  
⑤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较为便利.
A.①②③B.①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影响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是(  )
A.城市B.地形C.气候D.植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读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是岩浆岩,乙是变质岩,丁是沉积岩.
(2)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分别是①外力作用,②变质作用,③重熔再生.
(3)太湖石(图中照片所示)是一种石灰岩,原产于苏州太湖内,表面玲珑多孔,是受外力作用中的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该类岩石重熔再生后会转化为丙,丙为岩浆.
(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体现了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部分是(  )
A.无线电波B.可见光C.红外线D.X射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