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是:调整工业布局,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甲、图乙,回答下题

1.下列有关北煤南运大通道的建设对沿线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

①强了沿线地区的联系和文化融合

②促进了沿线地区资源开发

③缓解了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不足的问题

④将北方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两个能源输送工程输入地工业的发展方向为(    )

①东部正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工业发展

②中部正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

③东部正向技术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工业发展

④中部正向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莱阳第一中学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的现象,热岛效应对于城市规划有重要意义,读“某城市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区域分布图”。回答9-10题。

1.为减轻大气污染,新建化工厂应布局在图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甲、丙连线上近地面和高空等圧面分布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临川第二中学高一上第三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和太阳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表示正南方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地的经度是(    )

A.100°E   B.110°E

C.125°E   D.130°E

3.图中P、Q的时间可能为B(    )

A.8:00、17:00  B.8:10、17:10

C.8:20、17:00  D.7:50、17: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如东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乙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3)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一般多为家庭经营,种植的作物中均有

(4)甲图所示的国家建立了全国 系统,免费向所有农场提供最新科研成果。

(5)乙图所示的国家,政府不遗余力修建 ,以促进农牧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如东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假如黄赤交能变小,那么五带中的温带范围将变小,热带范围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如东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正处于(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3.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衡阳第八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越南北部地区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图中城市布局特征,并指出其影响主导因素。

(2)请你分析红河干流在河口以下河段适宜发展航运的理由。

(3)红河下游平原地区是开发已久的水稻种植区,并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淮北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淮北市是先有矿区后有城市,是一个典型的因资源而兴起的城市。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的优势不在于扩大煤的开采总量,而在于利用这里煤品种全、品质好的优势延长产业链,走煤炭化加工之路,把淮北建成全国一流的煤焦电基地,在皖北地区建设全国一流的煤化工基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市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 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该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