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3.下列有关上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B.距海越远,地壳厚度越大
C.山地、高原的地壳厚度较平原、盆地地区厚
D.板块碰撞挤压处的地壳厚度一般比周围地区要厚

分析 读图可知,图中M界面在青藏高原地区深度可达60~70千米,在青岛附近则仅有30千米左右,由地球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可知,图中M界面为地壳和地幔分界面──莫霍面.

解答 解:读图可知,图中基本上地势越高,地壳厚度越大,地势越低,地壳厚度越薄,故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距海的远近,与地壳厚度关系不大;山地、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平原地区为30千米左右;板块张裂处地壳较薄,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较厚.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壳的分布规律,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的气温在18-18.5℃之间
B.东方市气温高于琼海市是因为地势较低
C.与丙处相比,丁处等温线密集是因为地形坡度较大
D.乙处等温线弯曲是因为该处海拔明显高于东西两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山顶;B陡崖.
(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570米;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相比,D地气温更高.
(3)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2千米.
(4)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顺利摆脱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因为小溪最终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为我国北方某地居民区的楼房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
本着既节约土地又使所有住户获得最佳光照,则楼房布局最合理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赤壁之战,诸葛亮立军令状,三日内赶制十万羽箭,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诸葛亮命二十只草船驶近曹军水寨,擂鼓呐喊.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可拨弓弩手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草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得胜而归.周瑜叹曰:“吾不如此也!”文中“是夜大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多雨,空气湿度大
B.晴夜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高,蒸发旺盛
C.冷空气南下,气温骤变
D.晴夜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图中河流总体流向和最先形成的滨河床沙坝分别是(  )
A.自东向西、1B.自西向东、4C.自西向东、1D.自东向西、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四幅图中,能引起寒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二  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温高雨少,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说出A图的中东部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描述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
(2)读材料二,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
(3)读B图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
①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