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消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B. 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
C. 全线可以自流引水 D. 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
【2】南水北调工程能给受水区带来( )
A. 经济效益——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
B. 生态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C. 社会效益——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D. 环境效益——治理工业“三废”
【答案】
【1】 B
【2】 C
【解析】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以缓解华北和京津地区用水紧张状况,不可能消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东线工程自北向南依次沟通了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水系。东线工程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要借助动力抽水北送,黄河以北可以自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并不能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据此分析选B。
【2】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生态效益。B项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效益。D项南水北调不能治理工业“三废”。据此分析本题正确选项为C。
南水北调
1.方案比较
方案 | 东线方案 | 中线方案 | 西线方案 |
路线 | 从扬州建水泵,修大运河至天津(华北) | 从三峡、丹江口水库修运河至郑州、石家庄、北京(华北) | 从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经隧道至黄河上游(西北) |
水源区 | 长江下游 | 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 |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
供水区 | 淮河下游地区、山东黄河下游地区、海河流域 | 海河平原、京津地区、黄河下游 | 西北干旱地区,重点解决青、甘、宁、内蒙古、陕、晋六省缺水的问题 |
优点 | 有京杭运河及沿线湖泊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调水量大 | 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可自流供水;调水量较大;丹江口水库主要承纳山区来水,水质良好 | 青藏高原地势高于西北、华北地区,可自流供水;水质最好 |
缺点 | 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沿线污染严重,水质差 | 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很大 | 需穿越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工程量巨大;长江上游水量有限,调水量较小 |
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积极意义
效益类型 | 表现 |
社会效益 | 进一步改善供水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
经济效益 | 大大促进供水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加供水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 |
生态效益 | 缓解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区面积进一步扩大趋势,控制地面沉降;促使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供水区综合效益显著,但对水源区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长江的年径流量大,南水北的调水量有限,从总体来看,调水对长江的影响很小,但从局部讲,调水对调出区(即水源区)有一定影响。应该采取防范、补偿和综合治理等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尽量减少不利影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为地球球面局部图,图中APB弧上太阳高度为00,AQB弧上各地“坐地日行八万里”, P、Q均位于所在弧的中点,PQ弧度教为10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北半球 B. 南半球 C. 东半球 D. 西半球
【2】
A. APB 弧 B. BQ 弧 C. PQ 弧 D. AQB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地质构造的判断,正确的是
A. ①—地垒 B. ②—背斜 C. ③—地堑 D. ④—向斜
【2】从岩性和地质条件分析,下列四地中地下水比较丰富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马略卡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岛上常住人口约85万,大约一半居住在首府帕尔马。马略卡岛年降水量约400mm,岛上地下岩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岩层孔隙储水丰富。近年来,马略卡岛受到水资源日渐短缺的威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马略卡岛上的城市用水最主要是
A. 河湖水 B. 雨水
C. 海水淡化 D. 地下水
【2】判断马略卡岛城市用水最紧张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山南麓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甲地7,8月份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 地震 B. 崩塌 C. 山洪 D. 干旱
【2】防御甲地春季主要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是
A. 种植造林 B. 拆除库坝 C. 禁止开矿 D. 抽取地下水灌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交界处的塞罕坝,春季多大风,历史上曾是皇家避暑狩猎之所,后因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变为荒山秃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国土绿化。1962年,塞罕坝林场从1000km之外的黑龙江孟家岗林场运来树苗栽种,但成活率极低。随后,林场采用高床育苗(图11),使树苗成活率明显提高,栽种过程中发现南坡的成活率相对较低。经过50多年的发展,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当地的小气候得以改善,霜冻发生的频率显著减少。
(1)说明塞罕坝林场建设初期,从孟家岗林场引进的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
(2)说明与平床育苗相比,寒罕坝高床育苗的优点。
(3)简述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不利条件。
(4)分析塞罕坝林场建成50多年后,当地霜冻发生频率减少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阶段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 )
A. 城市化加速发展
B. 郊区城市化
C. 逆城市化
D. 城乡差别加大
【2】下列关于城市化发展过快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生物物种增加 B. 地表水下渗增多
C. 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D. 城市环境质量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南疆策勒恰哈桥是315国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以前旧桥极少风沙危害。2009-2011年紧邻老桥建设了高度、长度、宽度均大于旧桥的新桥。自恰哈新桥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每年3~9月桥(路)面风沙堆积成为困扰交通的重要病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恰哈新桥积沙的主要来源是( )
A. 甲处戈壁 B. 乙处河谷 C. 丙处戈壁 D. 丁处河谷
【2】导致恰哈新桥和旧桥积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距沙源远近 B. 植被覆盖率 C. 桥梁宽度 D. 桥栏阻风程度
【3】恰哈新桥每年3~9月桥(路)面积沙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 植被覆盖差 B. 大气运动活跃 C. 河流水位高 D. 降水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如图示意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
A. 0时 正北 B. 6时 正东
C. 12时正南 D. 18时正西
【2】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开始的时间是
A. 3月31日前后 B. 6月11日前后
C. 7月3日前后 D. 9月12日前后
【3】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最小太阳高度约为
A. 0° B. 12.5° C. 22° D. 3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