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完成下列问题。
国家 | 种植面积(万公顷) | 单位面积产量(吨/公顷) | 总产量(万吨) |
甲 | 4400 | 2.14 | 9416.00 |
乙 | 168 | 4.36 | 732.48 |
丙 | 2950 | 4.23 | 12478.50 |
丁 | 1036 | 1.80 | 1864.80 |
1.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
A.印度、日本、中国、泰国 B.印度、泰国、中国、日本
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 D.中国、日本、印度、泰国
2.亚洲水稻种植业科技水平和机械化程度均较高的国家最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甘肃省陇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下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
(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4分)
(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3分)
(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3分)
(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屿。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摧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图中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A.台风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2.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 ②雾霾严重 ③珊瑚退化 ④海平面上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西省大同市(39°00′N~40°30′N,112°15′E~114°15′E),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于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1056米。人们常说“万紫千红总是春”,但大同万紫千红之时却在夏季。旅游者多于夏季来此避暑、观光。下图为大同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作为典型的矿业城市,大同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表现为经济发展对煤炭行业的依赖性强,但煤炭资源经过多年的高强度开采,已越来越少,主要矿区的服务年限仅够维持15~20年;第二产业独大,且重工业比重大于轻工业;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小。下图为矿业城市生命周期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大同市的气候类型。结合气候分析该地旅游者多于夏季来此避暑、观光的原因。(3分)
(2)结合材料分析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4分)
(3)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大同市经济逐渐进入衰退期。为避免大同城市经济进入衰退期,应采取哪些措施?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乌鲁木齐市地处天山北麓,城市化对其市区土地利用结构有很大影响。读乌鲁木齐市区各主要功能用地2009年面积分布图与1998~2009年面积变化幅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折线表示( )
A.绿化用地 B.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 D.商业用地
2.图中R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是( )
A.区内可提供金融、保险、旅游等服务
B.区内人口昼夜变化巨大,夜间空无一人
C.分布在市中心和交通便捷的城市环路附近
D.在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中占地面积最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地理——环境保护】图13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内流湖周边地区1975年—2010年湿地与耕地变化柱状图。
概括该地区湿地和耕地1975年-2010年的总体变化特点,并指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上学期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其变化可以反映该地区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变化。表1示意1990~2010年我国各温度带粮食产量和粮食生产集中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是
A.亚热带和热带粮食生产集中度呈上升趋势
B.中温带和暖温带粮食生产集中度呈下降趋势
C.亚热带和热带粮食产量增幅大于中温带和暖温带
D.粮食生产中心有向中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转移的趋势
2.针对我国各温度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是
A.加大热带和亚热带粮食种植的扶持力度
B.提高中温带和暖温带粮食生产的水资源保障能力
C.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粮食运输的效率
D.提升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和机械化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东西半球的两区域略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两图中的水域分别是
A.黑海、太平洋 B.里海、太平洋
C.黑海、大西洋 D.里海、大西洋
2.有关图A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比例尺大于B图 B.图示区域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C.②处有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D.①处为平原,种植业发达
3.图B所示地区的自然特点是
A.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B.炎热多雨、植被茂盛
C.冬温多雨、夏热干燥 D.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