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完成问题。
【1】从成因看,该河谷为
A. 地堑谷 B. 断层谷 C. 背斜谷 D. 向斜谷
【2】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①侧,光照较强 B. ②侧,热量较多
C. ①侧,蒸发较弱 D. ②侧,降水较多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传统民居邮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中传统民居的典型分布地区是
A. 甲——华北平原 B. 乙——内蒙古高原
C. 丙——塔里木盆地 D. 丁——黄土高原
【2】根据传统民居的结构和取材,可以判断
A. 甲地土层深厚,植被茂密 B. 乙地地形崎岖,荒漠广布
C. 丙地降水量大,河网密布 D. 丁地气候湿热,树木葱茏
【3】清明时节,丙传统民居所在地区
A. 家家打稻趁霜晴 B. 新雨山头荔枝熟
C. 小麦登场雨熟梅 D.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该地区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时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速度比②时快
B. ③时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C. ④时当地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D. ⑤时青少年人口比例较大
【2】④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变化
B. 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迁入量减小
C. 经济落后,大量人才外流
D. 留守儿童问题使父母返乡务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恒河下游某江心沙洲地形及气候状况。一年中该江心沙洲面积变化巨大,当地农户在江心沙洲上种植农作物的面积受此变化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江心洲的形成原因是
A. 海水堆积 B. 风力堆积 C. 冰川堆积 D. 流水堆积
【2】当地农民在江心洲上播种作物面积最大的时期应是
A. 3月~7月 B. 6月~10月 C. 8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单选题。
【1】图示洋流中( )
A. ①为暖流 B. ②为寒流 C. ③位于北半球 D. ④位于南半球
【2】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 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 B. ②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C. 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 D. 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城市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劳动力充足 B. 接近消费市场
C. 自然条件优越 D. 种植历史悠久
【2】【2】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阶段Ⅱ的生产特点不相符的是
A. 美国的大豆生产 B. 巴西的咖啡生产
C. 缅甸的水稻生产 D. 澳大利亚的羊毛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高铁的开通对城市产业布局具有一定的影响。下表为高铁开通前后南京站区新增企业分布特征变化情况(表中数字为各产业所占百分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高铁开通后,在核心区拉动作用最大的企业是
A. 商务服务业 B. 房地产业 C. 交通运输业 D. 居民服务业
【2】高铁开通后,站区批发和零售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增长 B. 地租增加 C. 人工成本增加 D. 交通条件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2014年2月14日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能正确表示①—②—③沿线的云量和气温变化趋势的是 ( )
A. B. C.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地此时吹西南风 B. ②地气温日较差较小
C. 降水概率②大于③ D. ③地河流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东北某河流流量变化图”,A、B、C分别表示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C在汛期时的补给量与枯水期时的补给量比较正确的是( )
A. 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的补给量多,因为汛期时河水水位高,地下水补给增多
B. 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的补给量多,因为汛期时地下水水位高,补给河水量增多
C. 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的补给量少,因为汛期时河水水位较高,地下水补给量减少
D. 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时补给量少,因为汛期时地下水水位高,补给河水量减少
【2】图中虚线表示该河上游修建大坝后的流量曲线,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 地下水位上升,与河流相互补给,流量和缓
B. 受到水库调节,全年流量比较和缓
C. 河水水位下降,与地下水相互补给
D. 受到水库调节,河流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