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多山地,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中部有亚平宁山脉,有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和欧洲最大的活火山--埃特纳火山.该国大理石资源丰富、世界闻名.
材料二 意大利区域图(图1)和波河流域图(图2)

(1)根据材料说出图1地区的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及其判断理由. 
(2)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试从河流水系和补给角度分析原因.
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意大利区域地理.
(1)此题考查图1地区的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及其判断理由.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它使得地表变得高低起伏.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内力作用的表现.
(2)此题考查从河流水系和补给角度分析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的原因.根据波河的位置,气候,水系形状等方面分析汛期和枯水期的时间长短.
解答: 解:(1)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图中有岩浆活动,因为图中有火山分布;地壳运动:因为图中地震频繁、皱褶山;变质作用:有大理岩分布.
(2)根据波河的位置,气候,水系形状等方面分析汛期和枯水期的时间长短.读图2可知:波河河流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汛期长;春夏,气温高,得到冰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形成汛期;冬季,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波河得到雨水补给,形成汛期;夏末秋初,冰川融水和雨水补给量减少,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降水少,形成枯水期.
故答案为:
(1)地壳运动:地震频繁、皱褶山;岩浆活动:火山分布;变质作用:有大理岩分布.
(2)河流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汛期长;春夏,气温高,得到冰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形成汛期;冬季,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波河得到雨水补给,形成汛期;夏末秋初,冰川融水和雨水补给量减少,形成枯水期.
点评:此题考查意大利区域地理.结合材料和图的信息分析问题,知识点较多,对学生的知识要求高,能力要求也高,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1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图分析判断图1中A、B两地对应图示及其成因叙述组合正确的是(  )
A、A--图2:交替受信风带与赤道低压带控制
B、B--图3:长期受西风带控制
C、A--图3:长期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D、B--图2:交替受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所示不同的是(  )
A、庐山B、喜马拉雅山
C、华山D、泰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并结合材料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A城市所在地区的地质剖面图,该城市位于我国东部某冲积平原上.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中甲地层主要是由
 
作用形成的.
(2)判断图中乙、丙两地中为背斜构造的是
 

(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乙、丙两地中,选择
 
地比较好,理由是
 

(4)在地貌上,乙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回答15~16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若图中所示水循环发生在亚欧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区,则(  )
A、甲环节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
B、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与丙环节有关
C、通常用环节乙数量的多少表示水资源的丰歉
D、目前人类可对丁环节施加显著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晴天的夜晚比阴天的夜晚气温高.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