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铁路
(2)影响该城市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资源
C.政治
D.铁路
(3)计划在①-③地建火电厂、自来水厂、服装厂,下列布局的最佳方案是( )
A.①火电厂 ②服装厂 ③自来水厂
B.①自来水厂 ②服装厂 ③火电厂
C.①自来水厂 ②火电厂 ③服装厂
D.①火电厂 ②自来水厂 ③服装厂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2011年的主题是“粮食价格——走出危机,实现稳定”。读我国2011年粮食输入量前10位省市示意图(单位:万吨)与省区人口统计图(单位:千人)。完成下列各题。
(1)粮食输入量居前两位的甲、乙省区,分别是( )
A.上海 浙江
B.广东 浙江
C.广东 上海
D.上海 北京
(2)甲、乙两省区需要大量调入粮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旱灾害频发,粮食减产迅速
B.耕地遭受污染,粮食单产量低
C.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农业结构调整
D.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供应严重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1月1日起,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是继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我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该政策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密切关系(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大于7%,称为老龄化社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与我国人口结构比较接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新增人口,其原因有( )
①生育观念的转变 ②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③抚养成本上升 ④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
B.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大致在南北纬30°左右
C.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低压带气流上升,多晴天;高压带气流下沉,多云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横断山区位于我国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青海东南部和甘肃南部,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山岭高耸,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沟谷幽深,气候干热,河流自北向南流。
材料二:横断山区也是我国许多珍稀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国宝大熊猫就分布于东北部山区。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许多动物大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今天。大熊猫体型肥硕,偏食箭竹。
材料三:雅西高速公路从雅安到西昌,全长244公里。整条高速公路线展布在崇山峻岭之间,全线桥隧比高达55%,被称作“云端上的高速公路”。左图为“雅西高速公路景观图”,右图为“横断山区山河形势和一月等温线分布图”。
(1)阅读材料三,描述该区域等温线的分布特征。
(2)根据材料二,说明大熊猫之所以能在横断山区保存下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雅西高速公路修建难度大的原因。
(4)横断山区是地震多发地区,地震后容易引发次生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请解释该地区容易产生滑坡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中部某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人口数之比。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概括该省人口抚养比的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图示省份人口抚养比变化的可能原因及其影响。
(3)有人建议该省完全放开生育政策,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温度变化数据并绘制了左图、右图 (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情况表。
材料二 图中小区1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
材料三 左图中小区3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 m/s;小区4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 m/s。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度变化的影响及原
因。
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
(3)分析该实验小组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