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阿克苏市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年降水量不足150mm。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因果面光滑细腻、色泽光亮自然、皮薄肉厚、质地紧密、味甜汁多、含糖量高被称为新疆的“水果皇后”,它多次在全国苹果评比中获金奖。阿克苏苹果采摘时间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冻期之后(普通苹果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摘)。
(1)简述图中城镇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2)评价新疆阿克苏种植“冰糖心”苹果的气候条件。
(3)指出该区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并说明其目前不断加重的主要原因。
【答案】(1)主要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原因: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交通线附近,交通便利。
(2)有利条件:多晴天,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夏季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霜期后收,生长期长,积累的有机质多;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答出三点即可)不利条件:夏季(生长期)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易发生旱灾;春季易遭受低温冻害,导致苹果产量降低。
(3)土地荒漠化。原因:人口不断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人类活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分布的规律以及成因、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区域生态问题以及成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由图可知,图中城镇主要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这是因为区域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是区域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靠近河流,可以获取充足水源;沿交通线,交通便利,便于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
(2)评价应包括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气候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表现在光照、热量、降水、气温、日较差等方面,结合具体现状分析。有利条件包含该地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夏季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积累的有机质多;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树木生长好。不利条件:当地气候干旱,尤其夏季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易发生旱灾;春季易遭受低温冻害,导致苹果产量降低。
(3) 该区域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这里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由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人类活动导致荒漠化加剧。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是我国新增的4处重要湿地。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A. 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 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 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 都濒临长江,常因长江洪水泛滥而积水
【2】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是( )
A. 修筑梯田,种植作物,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 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 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 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与M地相比,N地气温较高的原因是
A. 地处南岭南侧,位于夏季风背风坡 B. 纬度较低,气温相对较高
C. 终年受副高控制,气流下沉,气温高 D. 地势较高,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2】M地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废气排放量大 B. 重化工业发展较快,废水排放量大
C. 灌溉方式落后,大水漫灌抬升地下水水位 D. 人地矛盾突出,过度开荒,破坏植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塞罕坝林场(图)建设者们的事迹感人至深,50多年来他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 )
①放苑开垦 ②掠夺式采伐 ③过度捕猎 ④连年山火 ⑤发展旅游业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④
【2】50多年前,寨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样、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阳坡和平地降水相对较少
B. 阳坡和平地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 阴坡蒸发小,土壤墒情好
D. 阳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3】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灌木 D. 针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疆地区现代与古代城镇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南疆地区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关键因素是( )
A. 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 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 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 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2】历史时期以来,南疆地区大部分城镇的迁移方向及其主要原因是( )
A. 因洪水泛滥向山坡地带转移 B. 因资源开发向矿产丰富地区迁移
C. 因交通线增多向盆地北部迁移 D. 因荒漠化范围扩大向河流上游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青海湖流域局部水系图(甲)”和“青海省某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1】近年来青海湖的水位持续下降,著名的“鸟岛”已与岸相连为半岛。主要原因是
A. 利用湖水进行灌溉 B.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 入湖河流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 D. 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
【2】每年5、6月份,青海湖的“鸟岛”成为大批候鸟重要栖息地的气候条件是
A. 气候温和,适宜鸟类越冬 B. 湿地环境,水源、食物充裕
C. 气候温和,适合鸟类繁衍生息 D. 位置偏僻,天敌少
【3】有关图乙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持续增加是导致草场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B. 人均草场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C. 草甸草原区可持续发展方向是提高草场载畜量
D. 荒漠草原区耕地面积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历史时期森林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B. 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C. 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 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
【2】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
A. 沙尘暴 B. 泥石流
C. 水土流失 D. 台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桉树喜光、好湿,适宜生长温度在年平均气温15℃以上,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对低温很敏感,生长期最冷月不低于7~8℃。一般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可用于木材加工、制浆造纸、化工等方面,桉树本身带有的挥发性芳香油还具有驱虫作用。桉树快速生长期可达十年,且具有早期“高生长(第2~6年)”快于“粗生长(第6~10年)”的特点。
广西桉树种植面积达3000万亩,居全国首位,其中崇左市扶绥县是主要的桉树速生林生产基地。当地农民以前种植甘蔗,需要施肥等精耕细作,后来弃蔗种桉,为了多种多收,有的一亩地种600棵桉树,导致桉树林下寸草不生,许多桉农在桉树生长到第3年就砍伐了。2014年起,当地政府提出“限桉、禁桉”,重新规划树种结构,调减桉树种植面积。图6示意扶绥县在广西的位置。
(1)与百色相比,分析扶绥县适宜桉树种植有利的自然条件。
(2)分析扶绥县当地农民弃蔗种桉的原因。
(3)分析近年来扶绥县“限桉、禁桉”的原因。
(4)有人说桉树是“生态杀手”,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