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示意某项地理要素(Y)随时间(X)的变化曲线,读图完成题。

1.右上图中X轴表示日期,Y轴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a23°26′Nb,则从c日期到d日期过程中(  )

A.莫斯科昼长逐渐变短B.极昼极夜范围将缩小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D.厦门正午日影逐渐变短

2.若上图示意南半球某地某段时间内的太阳高度变化,a30°b20°X轴表示北京时间,c12时,d18时,则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

A70°S,30°E B80°S,30°E

C70°S,150°W D80°S,150°W

3.若上图示意某地日落时间的年变化曲线,X轴表示日期,Y轴表示日落的北京时间,a9时,b6时,d622,则该地位于(  )

A.东半球的低纬度地区 B.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C.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

 

1.D 

2.B 

3.C

解析

1.依题意,从c日期到d日期,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北移至北回归线,则厦门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正午日影必然变短。

2.依题意,该日此区有极昼,正午太阳高度为30°、最小太阳高度为10°,据极昼区最大太阳高度与最小太阳高度之和的一半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计算可知此时太阳直射20°S,故该地纬度为80°S;另外可看出,北京时间18时为当地正午12时,则该地经度为30°E

3.依题意,横坐标为日期且d622,则图中c321日前后,此日当地应该是18时日落,而图中显示此日北京时间6时日落,可计算出该地位于60°W,位于西半球;则北京时间9时,该地地方时为21时;图中显示622该地北京时间9时日落,即当地时间21时日落,可算出该日昼长为18小时,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核心专题突破仿真模拟训练:区域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完成题。

1.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原料 D.交通

2.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大题答题仿真演练:地理事物区位条件的分析评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前,芬兰工业以食品、机械、森林加工业等传统工业为主。70年代芬兰政府重视教育科技投入,对以森林为基础的资源密集型传统产业进行调整和改革,鼓励企业与大学或研究院合作,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政府还要求企业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范化运作,走向国际市场。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突起,芬兰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材料二 芬兰主要工业中心图。

(1)据图说明芬兰工业分布的特点及主要成因。(12)

(2)简要分析芬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大题答题仿真演练: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分析(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式图,完成小题。

1.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

A.汽车零配件生产 B.节能环保业

C.服装、鞋帽生产 D.高端装备制造业

2.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仿真演练:核心突破_大气的运动规律(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图完成题。

1.农业地域类型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

B.乙土壤肥沃,雨热适宜

C.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

D.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

3.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粮食商品率高 B.乙机械化水平低

C.丙水利工程量大 D.丁市场适应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仿真演练:专题十运用内外力作用解释(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的地质作用分析。(28)

 

(1)分析①—④的地质作用或环境条件: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8)

(2)判断ABC三处的地貌景观或地形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6)

(3)分析表示的季节:Ⅰ________Ⅱ________Ⅲ________(6)

(4)“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帮助黄土高原治理环境,不仅是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简要说明这句话的道理。(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仿真演练:专题六地理计算的攻克(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社区在20052009年的不同年龄段人口迁出、迁入数量的统计图。读图回答:该社区524岁人口净迁入约(  )

A750B950

C1 250D1 7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仿真演练:专题五地理图表的判断(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读图完成题。

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产业是(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2.造成该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区位选择变化

C.职业收入差异 D.产业结构升级

3.就地式城市化对当地的影响是(  )

A.加速区域中心城市的扩展B.扩大城乡之间经济的差异

C.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D.不利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巩固训练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两图代表安第斯山脉东西两坡上的植被分布,~⑦代表不同的植被。据此完成小题。

1.植被①所在的自然带是(  )

A.热带荒漠带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D.山地垂直带

2.下列因素对东坡植被⑤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  )

A.土壤B.洋流C.地形D.人类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