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数码①②③④表示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变质作用B.②——外力作用
C.③——重熔再生作用D.④——沉积作用
【小题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类岩石都可以转化为岩浆B.三类岩石均可能含有石油
C.三类岩石可互相转化D.三类岩石与岩浆可互相转化


【小题1】B
【小题2】A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①是岩浆形成岩浆岩,是冷却凝固;②是岩浆岩形成沉积岩,是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属于外力作用;③是沉积岩形成变质岩,属于变质作用;④是岩浆岩形成岩浆,是经过重熔再生作用。故选B。
【小题2】图中三类岩石经过重熔再生,都可以转化为岩浆;而只有沉积岩含有石油;沉积岩和变质岩都不能形成岩浆岩;三类岩石可以形成岩浆,但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故选A。
考点:地壳物质循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长三角和环渤海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长三角铁路货运比重明显低于环渤海,制约长三角铁路
的最主要因素:

A.土地价格昂贵B.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C.河网密集,多洼地D.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世界某地区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所示地区的自然景观呈明显的(    )

A.从沿海向内陆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山麓到山顶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D.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小题2】某生态学家到该地区进行生态考察,发现P地及其周边植被景观分布如上图所示,该景观的产生原因是(   )
A.降水由P点向四周增多B.地下水位由P点向四周降低
C.过度灌溉D.过度放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12年春分日,海口(110°E)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A.5︰40 B.6︰20 C.6︰40 D.7︰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a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b是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是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小题2】图b的四条曲线中,与丙地5月15日前后几天的气压变化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列甲、乙两地传统民居图,分析甲、乙两传统民居可得出的结论是 

A.甲地水热条件优于乙地 B.乙地昼夜温差大
C.甲地土壤直立性强 D.乙地地势平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综合发展指数是对某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科技等方面测量的综合性指数,数值越高,发展水平越好。读我国2000年及2008年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八年来,中部地带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变化不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鄂B.豫C.冀D.皖
【小题2】促进内蒙古农村综合发展指数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A.粮食生产大幅增加B.劳动力增加
C.生态建设成效显著D.灾害性天气频率大幅度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农村劳动力的年龄分布和不同年龄的迁移率(%)表
 
2000年
2010年
2013年
年龄分布
迁移率
年龄分布
迁移率
年龄分布
迁移率
15—19岁
14.47
2.86
8.34
13.17
6.93
17.79
20—29岁
33.79
3.95
25.29
14.53
20.33
18.01
30—39岁
24.13
2.04
30.33
7.65
29.44
11.03
40—49岁
15.84
1.26
21.61
3.38
23.87
5.10
50—59岁
11.78
0.85
14.43
2.07
19.42
2.42
【小题1】表中数据显示
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日益低龄化
B.农村劳动力以20—29岁年龄段为主
C.随年龄段增大,人口迁移率增长速度减慢
D.农村劳动力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率均呈上升趋势
【小题2】据表分析,农村劳动力年龄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 B.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
C.39岁以下青年劳动力迁移率上升较快 D.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13 年 12 月 17 日,我国在广东珠江口海盆首次获得高纯度甲烷水合物(“可燃冰”)
样品。我国珠江口海盆可燃冰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将

A.有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B.使灰霾天气增多
C.增加东西部之间能源调配量 D.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