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一组同学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考察。考察途中他们看到如下景观:“正前方和左侧各有一座山峰,其中一座山峰目测距离约2km(只考虑图示范围内的地形)”,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是他们使用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推断他们的位置最可能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降水量多于乙地

B.乙处易产生泥石流

C.图中河流落差可能为450 m

D.典型植被可能为常绿硬叶林

 

1.B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示区域明显标出的山峰有两座。站在①地只能看到一山峰座,且此山峰离①地距离远远超过2 km,A选项不对;站在③地看到正前方一座山峰时,左侧没有山峰,况且③地和图示区域中心位置的山峰之间还有一条封闭的等高线,若这条等高线海拔800米,说明其围成的区域是一个小山丘,会挡住视线,导致③地看不到山峰,排除C选项;同理,站在④地看山峰不能满足题干提到的“正前方和左侧各有一座山峰,其中一座山峰目测距离约2km”条件,排除D选项;站在②地看图示区域中心位置的山峰时,左侧有一座山峰,根据比例尺计算,中心位置的山峰离②地距离约2km,符合题干条件,B选项正确。

2.我国东南沿海的降水主要由夏季风(东南风)从海洋带来,甲地位于夏季风背风坡,乙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甲地降水一定少于乙地,A选项错误;乙地位于山脊末端,坡度也不陡,这样的地形条件不易产生泥石流,B选项错误;图中河流发源地海拔600---700米,流经的最低处海拔100---200米,所以河流落差范围是大于400米、小于600米,C选项正确;东南沿海典型植被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图、中国区域地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省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该河流干流总落差仅256米,通航期有7—9个月。伏尔加河的大规模开发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阶梯开发为重点,通过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实现了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材料二 伏尔加河流域简图及伏尔加河综合开发示意图。

材料三 2013年5月我国西南能源进口通道(含中缅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将如期建成,连同西北油气进口通道(含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东北油气进口通道(含中俄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海上油气运输通道,我国能源进口四大战略通道格局初步形成

(1)指出伏尔加河阶梯开发的主要限制性因素。(4分)

(2)说出伏尔加河综合开发为流域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有利条件。(10分)

(3)分析伏尔加河流域的开发对河中鱼类繁殖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

(4)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有人提议,未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应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你是否赞成,并说明你的理由。(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高考科目质检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某山坡地质景观的岩类和地质构造分别是

A.岩浆岩 背斜 B.变质岩 向斜 C.沉积岩 背斜 D.花岗岩 向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的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的变化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2011年的季节变化比2012年大

B.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C.2012年的年际变化比2011年大

D.11月的季节变化最小

2.影响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径流量 D.污染物来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温州市高三上八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中国、马来西亚、阿根廷、美国四个国家农业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四个国家中属于世界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和出口国的是( )

A.①B.② C.③ D.④

2.下列有关各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国畜牧业产值比重高,其农业地域类型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B.②国农业技术发达,其粮食大量出口国际市场

C.③国以种植水稻为主,农产品商品率低

D.④国农业人口比重大,生产技术先进,农产品商品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原名校高三仿真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冰雹是一种强对流天气导致的气象灾害,直径一般为5-50毫米,最大的可达10厘米以上(如图)。雹的直径越大,破坏力就越大。中国每年固冰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选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 2014年以来,我国冰雹天气较为频繁:4月1日和5日云南文山遭受冰雹灾害,一人被灾害夺去了生命;4月17日,四川省广安市广批安遭到冰雹袭击,冰雹堆积厚度达6cm,为历史同期罕见。

试分析冰雹天气所导致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省原名校高三仿真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腾冲县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西南部,西部与缅甸毗邻,历史上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该县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著名景点有腾冲热海,叠水河瀑布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图显示腾冲县山地“好个腾越州,十山九无 头”,该地貌的戒因是( )

 

 

A.流水侵蚀 B.人工开挖 C.陨石撞击 D.火山喷发

2.下列关于腾冲县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平坦适合农耕 B.气候多样物种丰富

C.汉族为主民族单 D.冬冷夏热年降水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南平顶山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劳动人口(15~64岁)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回答下列小题。

 

 

1.我国劳动力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大约是( )

A.1965年前后 B.1990年前后

C.2015年前后 D.2045年前后

2.据图推测,我国未来面临的严峻的人口问题最可能是( )

A.出生率高 B.自然增长率高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劳动力过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

下图为我国某沙漠生态旅游区。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简述该区域发展此项旅游的优势条件及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