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主要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
(2)分别写出下列序号在图中代表的水循环环节:②_____④_____⑥_____。
(3)若甲城市扩大硬化地面会导致⑤_____(增加或减少);若在山区植树造林会导致⑦_____(增加或减少)。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的S岛曾经与西侧半岛相连,岛屿周边的Y海区7月份常出现浓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S岛与半岛分离的主导因素是
A.人类活动B.海浪侵蚀C.河流侵蚀D.地壳运动
【2】Y海区出现浓雾的原因主要是
A.受西南风吹拂形成的寒流影响
B.受东北风吹拂形成的寒流影响
C.受西南风吹拂形成的暖流影响
D.受东北风吹拂形成的暖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该政策对我国未来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产生重大影响。下图为“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未来走势预测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将使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降至8亿人到来的时间延迟约 ( )
A. 8年 B. 12年 C. 16年 D. 20年
【2】我国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 )
A. 老龄人口增加 B. 人才外流严重
C. 用工成本上升 D. 环境承载力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A. 河流、明确的B. 山脉、明确的
C. 交通线、模糊的D. 湖泊、模糊的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A. 化学工业B. 电子工业
C. 建材工业D. 纺织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左图表示“北半球某地面的气压分布图”,右图表示“东亚地区某季节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
(2)在左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_____。
(3)右图中甲地的风向是________,甲、乙两地风力相比,________地的风力较大。
(4)右图中B天气系统为________,该地昼夜温差_______。
(5)右图中,当天气系统A强烈发展时,在冬春季节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______等灾害性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早在18世纪就存在海上丝路﹣海参贸易航线。每年12月份茫咖撒人从望加锡出发到澳大利亚北部再向东至卡奔塔利亚湾进行海参捕捞、加工,于7月份向北回到望加锡;再通过华商输送到中国厦门,能满足当时中国海参需求的1/4;直至19世纪末南澳政府禁止海参捕捞而结束。据记载,1792年船队满载返航时在图中甲地附近遭遇恶劣天气而损失惨重。
材料二 下图为中澳海参捕捞、贸易路线图,如表为望加锡和艾利安格拉降水资料。
(1)描述望加锡和艾利安格拉的降水特点差异并分析原因。
(2)根据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分析茫咖撒人前往澳洲北海岸进行海参捕捞的时间并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分析,望加锡远洋海参捕捞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该区域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材料二:从20世纪70年代半导体产业在美国形成规模以来,半导体产业总共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美国本土向日本转移;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0年, 随着半导体产业不断的发展与升级,美国逐步把IC的设计与制造进行分离,并将制造业从美国、日本向韩国以及我国台湾转移;目前我国正在承接第三次转移,我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获取了部分国外半导体分装、制造等业务。随着全球电子化进程的开展,我国半导体产业厚积薄发,半导体产业下游发展兴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生产国和消费国。
材料三:“粤港澳大湾区位置图”。
(1)简述港珠澳大桥建成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义。
(2)第三次半导体产业转移为规模转移。简述粤港澳地区承接半导体第三次转移的优势条件。
(3)简述半导体产业转移给粤港澳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
(4)简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的对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岁)数的比值。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来人口红利,反之就没有人口红利。下图表示日本人口红利消失前后经济走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和图,可以得出结论是( )
A.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抚养比持续下降
B. 经济减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大幅度上升
C. 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增速的主导因素
D. 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
【2】为应对人口抚养比转变产生的影响,日本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推迟退休年龄 ②调整生育政策 ③输出国际劳工 ④提高消费水平
①②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离心力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所示内容排列正确的是
A. 甲—地价上涨;乙—交通拥挤;丙—各类产业迁出
B. 甲—各类产业迁出;乙—交通拥挤;丙—地价上涨
C. 甲—交通拥堵;乙—地价上涨;丙—各类产业迁出
D. 甲—地价上涨;乙—各类产业迁出;丙—交通拥挤
【2】图示现象可能导致
A. 市中心人口大幅增加
B. 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
C. 城市化水平不断下降
D. 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