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材料一 盘锦市地图
材料二 辽宁盘锦地处辽河下游,渤海之滨,辽河三角洲核心地带,地面覆盖着深厚的淤积物,是在河流冲积和海洋沉积交替作用下形成的特殊地表,构成了滨海湿地复合生态系统。盘锦被称为“湿地之都”,其湿地面积315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80%。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优质生态的稻米,铸就出中国名牌——“盘锦大米”。盘锦是“北粮南运”的集散地,被称为“中国北方粮食城”,它正在建设现代化的粮油交易物流中心,将把整个东北和蒙东地区,甚至北方14省的粮油商流、物流、信息流和旅游客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材料三 苇海湿地位于辽东海畔辽河入海口,这里有世界最大芦苇沼泽地,还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红海滩。红海滩是由适宜于盐碱环境的一棵棵纤弱的碱篷草织就而成的,碱篷草经不起洪水和泥沙侵袭,但适宜在含沉积有机物的沿海滩涂生长。
(1)简述盘锦湿地的作用。
(2)分析“盘锦大米”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
(3)简述盘锦作为“北粮南运”集散地的区位优势。
(4)据材料简析盘锦红海滩生长大片碱篷草的主要原因。
【答案】
(1)能够调节气候、改良红壤、净化水质、促淤造陆、改善大气质量、维持生态平衡;能够提供多种资源,为优质大米的生产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4分)
(2)土壤中矿物质、微量元素丰富;7月份温度高,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空气质量好;降水多;辽河水灌溉便利且水质好。(4分)
(3)靠近东北粮食产区;陆上路网发达,是区域交通枢纽;海运便利,是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近的出海通道;粮食产业基础好,中国北方粮食城。
(4)泥质海岸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盐碱丰富,适宜碱蓬草生长。海滩面积宽阔。大面积的芦苇荡减少了洪水和泥沙对碱蓬草的侵袭。
【解析】
试题分析:
(1)湿地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盘锦湿地的作用主要从三个方面叙述:湿地的生态效益、湿地的经济效益、湿地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主要有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降解污染物。经济效益主要考虑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如大米、水资源等。
(2)盘锦大米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主要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角度考虑。包括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土壤、地形以及水源等。盘锦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温带季风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辽河提供灌溉水源。都为盘锦大米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3)盘锦作为“北粮南运”集散地的区位条件可以从大米来源、交通状况、大米知名度、市场需求等角度考虑。盘锦靠近东北粮食产区,粮食产业基础好。盘锦位于辽河入海口处,有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有利于粮食的运输。盘锦大米是盘锦特产,知名度高,市场需求量大。
(4)从材料可知,盘锦市位于辽河入海口,芦苇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适合在沿海盐碱地生长。同时由于入海口的湿地面积大,且河流入海口处有机质含量高,使得该地生长大陆碱蓬草。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___of us answered the phone,for we were all in the yard
A.Either
B.Neither
C.All
D.Non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形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规划中的怒江水电梯级开发示意图,但目前该开发计划备受争议。
材料二:近年来,怒江流域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目前怒江州海拔1500米以下的森林已荡然无存。有人说:“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
(1)简要评价怒江水电能源基地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材料二中所说的“灾难”主要有哪些?
(3)针对本区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请你为本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正确叙述是
A.城市化水平始终低于工业化水平
B.①~②阶段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C.②~③阶段工业化速度快于城市化速度
D.③~④阶段工业化水平升高,城市化水平降低
【2】②~③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
A.农业 B.工业 C.采矿业 D.服务业
【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某区域的水系、土地利用、地形、土壤图层进行叠加,可以用于
A.商业布局和规划
B.评价交通网的合理性
C.耕地分类和规划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R地的气温最可能是( )
A.15 B.16 C.23 D.26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甲 B.丙 C.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内地总人口为13.40亿。三十多年来中国已经积累了上亿个汉族独生子女家庭,“失独家庭”多达百万;我国人口红利加速消失,人口结构老齡化,这些都说明生育政策已经到了调整的时候,“单独二孩”是指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貽,即可生二个孩子。
出生人口性别比 | 人口年均增长率 | 人口年龄构成 | |||||
65岁及以上 | 0-14岁 | ||||||
1980年以前 | 2010年 | 1990-2000年 | 2000-2010年 | 2000年 | 2010年 | 2000年 | 2010年 |
105-106 | 118.06 | 1.07% | 0.57% | 6.69% | 8.87% | 22.89% | 16.6% |
(1)根据材料数据,说明我国六次普查期间的人口增长特点。
(2)根据材料数据,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选)
A.人口红利消失
B.人口老龄化
C.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
D.人口文化素质低
E.独生子女家庭和失独家庭多
(3)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后可改善人口年龄构成,缓解________,解决独生子女带来的社会问题;但同时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__ 等的压力,导致国家财政支出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城市人口増长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面左图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右图中的(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2】该城市今后应采取的发展措施是( )
A.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B.完善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
C.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D制定鼓励生育的政策,提高出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青海省及相关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
A. a处于阿尔泰山区 B. b湖为咸水湖
C. c湖周边夏季高温 D. d省区简称宁
【2】“天下黄河贵德清”(图中景观),这反映了当地
A. 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 B. 地形以平原为主
C. 农、牧业注重植被保护 D. 河流堆积作用强
【3】在图中三江源地区保护湿地,主要能为这些河流的中下游
A. 丰富物种 B. 涵养水源 C. 净化空气 D. 美化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I’d appreciate ___________ if you could let me know in advance whether or not you will come.
A. it B. you C. one D. this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