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B.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试题分析:在改革开放之后到上世纪90年以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基本上凭借政策、侨乡优势,吸引了国内大量的劳动力在此大力发展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到了第二个阶段即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实力的增强,逐渐失去了政策优势;并且随着工人工资水平的上涨,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也逐渐失去了,主导产业不得不走向了高、精、尖、新的方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点评:本题只要考生熟悉教材中提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即可准确做答,试题不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成渝经济开发区资源、交通与城市分布及发展规划图,回答问题。
材料:2011年3月1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中的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全国第三、西部第二个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以现有产业为基础,高起点、有选择地承接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化工、轻工、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产业,打造18条产业链。

(1)根据材料简述重庆沿江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有利条件。(6分)
(2)分析产业转移对重庆城市化所产生的影响。(4分)
(3)重庆有中国“雾都”之称,分析其秋冬季多浓雾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图甲、图乙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依托港口优势,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
目前,东莞2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开发利用的所剩不多;东莞的1200万人口中有1000多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工业的产值很高,但污染也很严重。

(1)广州、麻涌、东莞三个城镇的等级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2分)
(2)简述麻涌建设外向型工业新镇的优势条件。(3分)
(3)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4)简述东莞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B.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C.工业化扩展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空间
D.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完成问题。

图12

 
小题1: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缺乏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D.洪水灾害频发
小题2: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市场前景广阔
③接近原料产地     ④能源供应充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该地区耕地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
A.土地的次生盐碱化B.土地沙化
C.气候变暖使海平面升高D.建设用地过多
小题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小题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
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D.涌现出大量卫星城
小题4: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从“三来一补”起步的。“三来一补”是指(  )
A.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B.来人指导、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C.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进口贸易
D.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人指导和补充贸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东部沿海地区图”,并回答问题。

小题1:A地区在工业发展的条件上,比F地区优越的是:(   )
A.高校林立,技术水平高B.交通运输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D.消费市场广大
小题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条件是:(   ) 
A.雨热同期B.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C.均为平原,地形平坦D.热量充足,无霜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1985年与200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变化图”,完成问题。

小题1:肇庆、东莞和惠州三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主要是
A.沿海分布B.沿山麓分布C.沿河分布D.沿经线分布
小题2:珠江三角洲城市中,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
A.深圳B.广州C.中山D.珠海
小题3: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广州的服务范围与深圳相同B.中山的服务功能比增城多
C.佛山与东莞服务种类大致相当D.江门的服务范围包含中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