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等压线形势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甲地是下沉气流B.乙地是高气压中心

C.丙地风力最大D.丁地降水在锋后

2】当图中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彻底消失时

A.德干半岛受西南季风控制B.非洲南端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C.密西西比河受高水位控制D.潘帕斯草原常常受到寒潮袭击

【答案】

1C

2B

【解析】

试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地均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排除A、B两项;丙地等压线最密集,所以风力最大,故选C;丁地附近应是暖锋,降水区域在锋前,排除D选项。

2】当亚欧大陆上低压完全消失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排除D选项;此时德干高原受东北季风控制,排除A选项;气压带风带南移,此时非洲南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故选B;密西西比河的丰水期为北半球夏季,排除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高考结束后,我国东南地区某校高三毕业班几位同学结伴去某景区进行骑行旅游。下图为该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说明图示旅游公路的分布特征及原因。

(3)将骑行线路分为a、b、c、d四段,指出从a至d段骑行过程中最吃力的路段,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安徽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淮河穿省而过,地形复杂多样,南、北、东、西差异很大。

(1)比较图中A、B两地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

(2)D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试简述其原因。

(3)该省皖南丘陵地区和淮北平原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试从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两方面说明其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社会经济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但景区门票价格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最大阻碍因素。下表为2018年国内部分5A级旅游景点票价及占人均月可支配收入比例的统计表。

评价景区门票减免对全域旅游发展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图中曲线为等高线,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图所在的半球及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 甲位于北半球,属于地中海气候

B. 乙位于南半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 丙位于南半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D. 乙、丙分别是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2】当丙图中湖面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 乙地盛行西北风

C. 丙地盛行西北风 D. 乙地高温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铁路干线沿线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铁路干线可能是

A. 陇海——兰新铁路 B. 京包——包兰铁路

C. 京哈——京广铁路 D. 宝成——成昆铁路

2】对图中地区列车运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 地震 B. 洪涝 C. 沙尘暴 D. 台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保护】

2016年2月23日新华社报道,中国首都北京正在研究打造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以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下图示意北京主要通风廊道分布。

推测通风廊道的组成,并分析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

(1)分析甲、乙、丙三地出现荒漠景观的原因。

(2)从自然角度分析甲地发展棉花种植的优势和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上班。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和“睡城”的形成关系最小的是( )

A. 购物方便 B. 就业机会较少 C. 交通便捷 D. 房价较低

2若左图中①~⑥表示不同等级的商品,y 表示人均购买商品频率(次/年),甲乙丙表示三个中心地。则三个中心地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 )

A. 乙丙甲 B. 甲乙丙 C. 甲丙乙 D. 丙甲乙

3若左图中y表示地价的变化情况,①为研究起点,⑥为研究终点。右图为到达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线分布图(单位:小时),仅考虑图中因素,与左图中丙线的起伏变化最为吻合的研究路径为( )

A. L1→L2 B. L3→L4 C. L5→L6 D. L7→L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