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流动”行为为人口离开原住地,在目的地做较短时期的停留, “迁移”行为为离开原住地,在目的地长期居住,并完全融入目的地的生产系统和社会网络。人口的流动和迁移一般会经历若干个阶段:①乡-城流动
②城-城流动
③乡-城迁移
④城-城迁移。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上述阶段的时间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
D

试题分析:
结合城市化的进程特点,首先应是乡村与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和迁移,并且根据材料可知,流动是短期的,迁移是长期,故首先应是①乡-城流动接着是③乡-城迁移;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口的流动与迁移主要是城城之间,人们为寻求更符合自身的就业、生活等环境,会从一个城市迁往另外一个城市即④城-城迁移,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交通条件的飞速发展,大家可以在这个城市工作,那个城市生活,而不必进行人口的迁移即②城-城流动就可。故正确顺序应为①③④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民工流动,主要的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交通因素D.气候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三个新卫星城之一,其定位是京津城际发展走廊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近年来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下图为“亦庄城镇人口构成比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亦庄新增城镇人口的主要来源包括
①中心城区迁出人口  ②本地区原有农业人口  ③来京务工人员  ④外国留学生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小题2:影响亦庄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生态环境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为“1982-2010年某大都市人口密度对数分布的变化图”,数值越大,表示人口密度越大,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1982-2010年间,该市人口密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A.市中心人口密度持续降低
B.人口密度与据市中心距离成正比
C.近郊区人口密度先升后降
D.远郊区人口密度持续上升
小题2:图示人口密度对数值的变化说明该市
A.人口向市中心不断迁移B.近郊区就业机会不断增多
C.逆城市化速度加快 D.交通运输的压力不断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为某市市内跨区(县)人口迁移流分布示意图(箭头粗细表示迁移量大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该市跨区(县)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中心城区的旧城改造B.郊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C.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D.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
小题2:该市跨区(县)人口迁移可能促使
A.全市总人口减少B.近郊区人口密度减小
C.远郊区人口密度增加D.城边缘区人口分布不均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8分)我国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经济奇迹,成为了“世界工厂”。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世界工厂”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挖动”了大半个地球。

(1)在“世界工厂”示意图中,可以增加的区位因素有__①__、__②__、__③__、技术、政策等。(6分)
(2)“世界工厂”在我国主要分布于__①__地区,也使__②__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崛起的最重要“生命线”。(4分)
(3)“世界工厂”的形成,使我国人口出现了__①__和__②__的新特点。(4分)
(4)试分析“世界工厂”促使了我国区域间形成哪些协作联系?(6分)
(5)中国“挖动”了大半个地球,成为世界碳排放最大的国家。这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带来了什么深刻变化?(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桂、贵、苏、粤四省区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水平差值百分比图”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导致图中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是
A.老年人口数量变化B.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C.省际人口迁移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小题2:21世纪中期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①城镇 ②农村 ③发达省份 ④欠发达省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都是人口迁入地的是            (  )
A.欧洲B.拉丁美洲C.北美D.非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柱状图和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               趋势。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
                                                                          
                                                                          
(3)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4)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        性的,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5)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1分)
①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②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③大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④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A.①④B.③C.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