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日本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晨线,此刻北京时间为3:4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时刻,P地太阳高度为________;该日Q地昼长约为________。
(2)试比较图示季节P、Q两地降水差异,并说明理由。
(3)日本是多地震的国家,简要分析多地震的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江苏卷参考版) 题型:选择题
图13 为华北某城市2003 年和2013 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2013 年
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 B.增大
C.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D.生活用水增幅最大
2.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A.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B.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
C.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 D.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级哈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2.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3.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A.多为短期流动人口
B.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
C.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
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4.英国阿伯丁、我国大庆等城市的兴起,引起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气候条件适宜
B.政治中心的改变
C.经济发展较慢
D.矿产资源的开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后在长期的外力作用而形成成波浪形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形成波浪岩的岩石在变质作用下能形成
A.片麻岩 B.大理岩 C.石英岩 D.板岩
2.在波浪岩景观的形成过程中,参与其中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岩浆入侵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有
A.单产低 B.商品率低
C.水利工程量少 D.投入的劳动力少
2.下列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图示资料丙地相符的是
A.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B.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
C.我国的东北平原
D.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某区域略图,下表为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读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水量盈余率 | 1.31 | 1.21 | 1 | 0.93 | 0.71 | 0.63 | 0.78 | 0.89 | 1 | 1.29 | 1.30 | 1.4 |
1.根据图示信息,该地区( )
①位于南半球,属于地中海气候 ②位于北半球,属于地中海气候
③ 最冷月月份受西风带控制 ④最冷月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下列关于图示水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3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B.6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C.9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D.12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任何城市都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承担某种或某几种职能的。大城市往往承担多种职能,服务范围广,因此其人口规模大,城市等级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图中大城市的形成条件最相似的城市是
A.济南 B.上海 C.拉萨 D.北京
2.影响城市规模和等级提升的关键因素是
①资源条件 ②交通条件 ③地理位置 ④地形条件 ⑤气候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这种现象称为“城市渠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目的是( )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2.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
B.河道取直,加剧侵蚀,水质恶化
C.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D.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等校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乙常含有化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对图中各代号的说明正确的是
A.甲是岩浆
B.丙是岩浆岩
C.③是变质作用
D.④是外力作用
2.下列对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举例,恰当的是
A.甲——岩浆岩 B.乙——石英岩
C.丙——石灰岩 D.丁——变质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