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见图。
材料二 2005年,我国国家测绘局公布珠穆朗玛峰新高程为8 844.43米,原1975年公布的高程数据8 848.13米停止使用。
材料三 下图为珠穆朗玛峰景观图。
(1)简述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
(2)从2005年与1975年两次测量的珠穆朗玛峰的高程数据看,其海拔高度下降了3.7米。若不考虑测量技术与手段等方面的误差,许多学者认为珠穆朗玛峰实际上是“岩升雪降”。请你说明珠穆朗玛峰“岩升雪降”的主要原因。
(3)珠穆朗玛峰的外形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火山喷发 B.冰川作用
C.流水作用 D.风力侵蚀
【答案】(1)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印度洋板块前缘隆起抬升,形成山脉。
(2)珠穆朗玛峰山体岩层由于地壳运动(印度洋板块向北移动)不断以微小的速度在升高,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其冰雪层融化,雪面下降,所以其整体高度在下降。
(3)B
【解析】
本题以喜马拉雅山脉为材料背景,考查板块运动、内外力作用,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读图可知,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2)“岩升”与地壳运动有关,“雪降”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珠穆朗玛峰山体岩层由于地壳运动(印度洋板块向北移动)不断以微小的速度在升高,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其冰雪层融化,雪面下降,所以其整体高度在下降。
(3)珠穆朗玛峰山势陡峻,其外形似金字塔是冰川侵蚀的结果。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图,崇明岛是是我国最大的冲积岛。
材料二:东海大桥于2002年6月开工,2005年5月竣工通车,是世界上最长的外海跨海大桥。
(1)浙江省的地带性植被属于______,地带性土壤属于______,该省经过人工培育的肥沃的土壤主要有 ______。
(2)崇明岛由于受______(外力作用)影响,面积还在不断变大。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影响,崇明岛将不断地往长江______(南或北)岸扩张,最终与大陆连接变成半岛。
(3)左图中的铁路交通线呈网状分布,可看出______ 和______等因素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东海大桥的修建,表明______因素对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大。
(4)东海大桥最需要防范的自然灾害主要有______和 ______。
(5)左图区域建有很多排水设施,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简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因其湖水呈乳白半透明状又称“白湖”。“白湖”的成因是上游冰川中的冰碛(冰川沉积的岩块物质)经冰川运动,被挤压、研磨成白色的粉末带入河流,进入湖泊使湖水呈白色。读该湖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条河流的流向,正确的是
A. ①河大致流向西北 B. ②河大致流向东南
C. ③河先流向西北,后流向西南 D. ④河大致流向西北
【2】下列关于图中湖泊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②河相比,①河流速更快 B. 与④河相比,③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C. 白湖为咸水湖,盐度很高 D. 白湖为内流湖,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小
【3】根据材料信息可以推测,引起湖水呈现白色的主要地质作用为
A. 冰川的侵蚀、搬运作用 B. 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
C. 冰川的搬运、堆积作用 D. 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贝加尔湖
A. 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 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
C. 位于山谷导致冰层深厚 D. 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
【2】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A. 结冰时使气温降低 B. 融冰时使气温升高
C. 减小了气温年较差 D. 冰层增加空气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山地城镇农业产业垂直布局特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低海拔地区发展精细农业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广大
B. 土壤肥沃,土地单产高
C. 气候适宜,水热组合好
D. 人多地少,土地价值高
【2】图示表明,山地城镇农业不同海拔上布局何种类型农业区取决于( )
①农民意愿 ②生产经验 ③土地租金 ④生态因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
A. 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B. 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 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D. 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2】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
A. 甲城 B. 乙城
C. 丙城 D. 丁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农业物联网一般是指用大量价格昂贵的传感器作为节点构成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帮助种植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农业生产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并使种植者获取精准的作物和环境信息,实现科学种植。下图为农业物联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农业物联网的使用,可以 ( )
①提高农业劳动效率 ②增加作物熟制 ③促进农业增产 ④消除农业污染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目前,在我国推广农业物联网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
A. 劳动力素质低 B. 政策扶持力度小
C. 人均耕地规模小 D. 设备成本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当地时间2014年11月15日10时,20国集团(简称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东十区)举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城市观众收看本次G20峰会开幕式(直播)的当地时间(区时)是
A. 纽约——11月15日19:00 B. 伦敦——11月14日0:00
C. 北京——11月15日8:00 D. 开罗——11月14日8:00
【2】本次G20峰会开幕时
A. 太阳直射北半球 B. 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C. 北极附近出现极现象 D. 澳大利亚昼长夜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原产于非洲的油棕是世界上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的木本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油产量的近10倍,在油料作物中居首位,有“世界油王”之称。读世界油棕种植区的地理扩散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近百年来棕油产量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 )
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②种植历史悠久 ③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④生产地居民消费增长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我国油棕种植面积较小,其主要制约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土壤 D. 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