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以下各题。
1.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2.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就分别安排在
A.①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 D.②处和④处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13世界区域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半岛A西部海岸曲折,其形成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
2.海域B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
A.水温低 B.盐度低
C.为大渔场 D.海底石油丰富
3.图示范围内的国家( )
A.以发达国家为主 B.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C.都是发达国家 D.都是发展中国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9工业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近五年产业发展分析图。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该城市在产业发展中
A.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增长潜力较大
B.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发展空间较小
C.批发和零售业可优先培育为主导产业
D.目前缺少增长快、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的优势主导产业
2.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城市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
②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③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④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8农业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8农业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随着中央农业政策的落实,我国许多地方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出各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国内外,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而且为我国农业增收和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下图为我国部分优质农产品基地分布图,读图回答各题。
1.甲、乙两地均为我国重要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甲地位于黄河河谷地区,冬季气温较高,露天蔬菜仍可正常生长
B.甲地位于青藏高原且纬度较高,受寒潮影响大,气温低,病虫害少
C.乙地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冬季热量较丰富,满足蔬菜生长
D.乙地纬度低,冬季光热充足,距海近,灌溉便利,利于蔬菜生长
2.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鲜奶往往需要进行加工。为满足市场需要,图示丙、丁两地均发展有乳制品生产企业,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丙:原料 丁:技术 B.丙:原料 丁:市场
C.丙:劳力 丁:市场 D.丙:政策 丁:交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7城市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6年8月5日至8月21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西政府规定,自2008年1月开始,强制性要求燃料销售商在柴油燃料中搀杂2%的生物柴油(主要以蓖麻、大豆等原料制成),到2013年1月该搀杂比例将提高至5%。2010年,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铁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
材料二 圣保罗的城市发展经历了“三步曲”:第一步,建市阶段。由于这里气候条件适宜,村落不断扩大。1836年,人口大约2万多;第二步,咖啡繁荣阶段。随着咖啡种植园兴起,这里修建了通往沿海和内地的铁路。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1900年人口约24万;第三步,工业化阶段。咖啡生产和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圣保罗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吸引了大批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1600万。
(1)简述该钢铁厂区位选择的有利条件。
(2)结合资料一及图乙,说出可再生能源在巴西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简要说明政府强制性提高生物柴油比重的意义。
(3)根据材料二归纳圣保罗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各阶段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7城市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图乙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甲中的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A.其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2.结合图乙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6人口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资源限制度是表示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适应程度,数值越大表明水资源限制性愈强。读“2000和2010年中国水资源限制度图”回答各题。
1.2000~2010年期间,我国水资源限制度变化表明 ( )
A.人口超载地区在减少
B.水量盈余地区在增加
C.多数省份水资源短缺
D.人水平衡关系趋于紧张
2.下列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限制度的措施有( )
①采取开源与节流等措施增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②科学引导人口由水资源超载地区向水资源盈余地区迁移
③在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地区要平均分布人口
④缩减工业规模,禁止人口向水资源超载地区流动。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 )
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A.热量 B.水分
C.风力 D.光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