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荒漠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荒漠分布的一般规律。
(2)C地与B地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但没有形成沙漠,请解释原因。
(3)分析F地荒漠直逼海岸的原因。
(4)H国被称为“无流国”,计划从南极运冰川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平罗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S线代表地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环节①参与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
B.环节②是纬度地带性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基本与海陆分布无关
D.环节④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最深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第十一高中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变化,主要是河口鱼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等。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华北地区供水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2.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尼罗河口三角洲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A.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B.开采石油导致土壤污染
C.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
D.尼罗河水被过度引灌,水源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信阳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世界几种能源使用量年均增长比例图(1990至2000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上利用甲能源发电的前三位国家为德国、美国和丹麦,利用乙能源发电最多的是中国,则甲、乙两种能源分别代表
A.水能、沼气 B.地热、潮汐
C.风能、煤炭 D.地热、煤炭
2.乙能源的大量消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空洞 B.光化学烟雾
C.酸雨 D.沙尘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信阳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单位:km2),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故河流含沙量最大
B.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
C.辽河水土流失面积小,故流域植被保护情况良好
D.珠江流量小,流水侵蚀作用弱,水土流失面积小
2.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
①流域面积广 ②围湖造田
③降水丰富且强度大 ④植被破坏严重 ⑤土质疏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广东广州执信中学等四校联考高二上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分析计算,中国60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3.26%,并且还在迅速增加;而0~14岁的少儿占总人口比例迅速下降,达到16.6%的新低……根据有关标准,一个社会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即为老龄化社会; 0~14岁人口占比15%至18%为“严重少子化”,15%以内为“超少子化”。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人口数量已向低出生、高死亡、负自然增长的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B.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少数民族
C.中国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提高
D.中国城镇人口比例快速增长并且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2.近期备受关注的“全面开放二胎”的政策,将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人口结构上的()
A.男少女多的性别失调 B.老龄化日益严重
C.人口数量过大 D.超少子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广东广州执信中学等四校联考高二上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不正确的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海洋性强
C.气候类型多样 D.雨热同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西平遥中学等重点中学高三第三次练兵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布的纬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 B.水分 C.地形 D.大气环流
2.亚寒带针叶林带气温年较差大,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针叶林,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弱 B.距海远,受海洋调节作用较小
C.海拔高,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 D.纬度高,年内太阳辐射变化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