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时日落及北京时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点表示 (节气)的日落位置。
(2)在图中方框内标出正南方向(用符号S表示)及D点(与A对应同一天)时刻。
(3)该地经度为 ,一年中昼最长为 。由此推断可能位于 ( )
A.江汉平原 B.成都平原
C.华北平原 D.三江平原
【答案】(1)夏至日
(2)左侧为南,7:24
(3)132°E 15时36分 D
【解析】
本大题以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时日落时刻及太阳方位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节气判断、方位判断、日出时刻、经度计算、昼长计算、地理位置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1)题意表明,图中A、B、C为日落方位,即偏西方,由此推知,图中右侧为北方、左侧为南方,下侧为东方。由此可知,图中C位于西北方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直射点在北半球时,日落西北方。题意表明,图中A、B、C表示二分二至日落方位,因此图中C点表示夏至日的日落位置。
(2)根据上题判断可知,图中左侧方框内应表示正南方向(见下图)。图中B日落正西,表示二分日太阳日落方位,图中显示B的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17:12,而二分日各地日落均当地地方时18:00,说明当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早48分。图中A表示当日日落方位,则D点表示当日日出方位,A的日落时刻为北京时间15:00,此时当地地方时为15:48,由此推出当地日出地方时为8:12(日出地方时与日落地方时之和为24),换算成北京时间为7:24。
(3)根据上题判断可知,当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早48分,即当地位于120°E以东12°,由此推算当地经度为132°E。图中C表示夏至日日落,时刻为北京时间19:00,当地地方时为19:48,由此推算昼长为15时36分[昼长=(日落地方时-12)×2],该地夏至日白昼最长,因此当地一年中白昼最长为15时36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40°N最长白昼时间不到15小时,由此推断当地纬度超过40°,前面判断可知,当地经度为132°E,因此当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三江平原的可能性最大,选项D符合题意;江汉平原、成都平原、华北平原,大多位于40°N以南,大多位于120°E以西,因此排除A、B、C。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我国某区域略图(下图)。
材料2:1998年以来,国家经过退耕还湖、平垸行洪等措施,加强了对洞庭湖的综合治理,使其面积扩大了20%,蓄洪面积扩大了500多平方千米。其中,将还湖后的耕地改为鱼塘是当地采用的一种湿地资源利用模式。
(1)交通运输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关系密切,重庆、武汉等城市早期的繁盛都与 (填运输方式)有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速度、 、全方位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
(2)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广东的部分产业向广西、贵州等地转移,其转移的主要是 密集型产业和 密集型产业,这对广西及贵州产业结构的影响是 。
(3)图中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 ,该工程的实施对输入地区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分别是 、 。
(4)简述洞庭湖区将还湖后的耕地改为鱼塘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年4月份某日锋面气旋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120°E,45°N)是近地面的两地点。完成下列各题。
【1】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是( )
A. B.
C.
D.
【2】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 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
B. 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
C. 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阴雨连绵
D. 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上述四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地理界线两端位于丙和乙B.北回归线穿过甲省南部
C.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乙省D.丁省东临黄海和东海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珠江先后流经甲省和乙省B.乙丁两省丘陵区多风景名山
C.丙丁两省为温带季风气候D.甲丙两省红壤广布肥力较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四条重要的山脉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既是省区分界线,又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A.①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图中山脉及其两侧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B.②以西为我国主要畜牧业区
C.③以东地区是我国涝灾最严重地区D.④是长江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地中风力最小的是(单位距离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A.①B.②
C.③D.④
【2】②处的风向为
A.西南风B.东南风
C.偏南风D.偏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某一地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和当年降水量的差,除以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所得的商,用百分数表示,即降水变率。读我国某地区降水变率等值线的分布图(下图),图中四地降水变率状况及原因的叙述正确是
A.a处接受大西洋水汽,地形雨丰富,降水变率大
B.b处深居内陆,地形封闭,降水稀少,降水变率大
C.c处盆地向东敞开,太平洋水汽可进入,降水较多,降水变率较小
D.d处虽然距海最近,但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降水变率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下面3个小题。
【1】(小题1)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
A. 车流量大 B. 平均坡度大 C. 雾霾天多 D. 两侧村庄多
【2】(小题2)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 6:00出发,左侧靠窗 B. 8:00出发,右侧靠窗
C. 10:00出发,左侧靠窗 D. 12:00出发,右侧靠窗
【3】(小题3)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纬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大气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该区的京张铁路(起始自北京丰台柳村,经八达岭隧道,后至河北省张家口)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筑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型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走向特点为( )
A.沿等高线B.沿山脊线C.沿山谷线D.连接聚落
【2】图中能眺望到“八达岭关城”的地点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3】图中“人”字型铁路线的设计目的是( )
A.避开河流,节省建设桥梁的成本B.尽量平行等高线,缩短运输距离
C.既方便停靠车站,又可降低坡度D.减少修建铁路的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