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表(表中①、②、③、④代表西北干旱区、黄淮平原区、东北低产区和南方高产区等我国四类商品粮基地),回答1~2题。

商品粮基地类型

占全国四

类商品粮

基地的比重(%)

耕地

面积

40.17

6.82

23.43

29.58

农业

人口

19.91

4.7

28.5

46.89

粮食商品率

35.2

27.2

19.6

29.0

积温(℃)

2 500~3 400

2 000~4 500

4 200~4 500

4 500~8 000

年降水量(mm)

400~500

<250

850~1 000

1 000~1 900

1.关于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我国各类商品粮基地的排列正确的是(  )

A.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黄淮平原区、南方高产区

B.黄淮平原区、西北干旱区、东北低产区、南方高产区

C.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南方高产区、黄淮平原区

D.南方高产区、黄淮平原区、西北干旱区、东北低产区

2.④地比①地粮食商品率低的原因是(  )

A.④地粮食总产量比①地少

B.④地粮食单产不如①地高

C.④地人均耕地小于①地

D.④地复种指数低于①地

解析: 表中显示的积温值和降水量是可靠的信息,依此可判断四个商品粮产区;某地粮食商品率高低决定于人均粮食产量的多少,南方高产区虽然粮食单产高,但由于人多地少,人均粮食产量并不高,所以粮食商品率要低于人少地广的东北地区。

答案: 1.A 2.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表,表中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部分特征。据此回答4~6题。

项目

(1)

(2)

(3)

地形

高原、高山

高原、盆地、山地

气候

季风气候

大陆性气候

植被

森林、草甸、荒漠

森林、森林草原

草原、荒漠

农业

畜牧业为主河谷农业

种植业

4.表中的①表示(  )

A.盆地、丘陵  B.平原、丘陵、高原

C.高原、盆地  D.高原、盆地、山地

5.②表示的气候主要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山气候

6.有关表中③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场和山地牧场分布区,畜牧业发达 ②种植业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 ③借助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是我国高品质果、棉生产基地 ④由于干旱严重,作物种植区的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问题突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表,表中灾害发生造成的死亡人数的变化说明(  )

发生时间

灾害地点及灾情摘要

1920年

中国华北大旱,灾民2000万,死亡达50万人

1937年

印度加尔各答飓风,死亡30万人

2011年3月11日

东日本大地震死亡人数15854年,失踪3155人

A.人类的抗灾能力越来越强

B.自然灾害的强度越来越小

C.人类已能控制灾害的发生、发展

D.人口的密度越来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10分)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表中资料显示,我国_________.(2分)

A.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B.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D.华北平原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_____,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4分)
(3)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届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七次月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读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

材料二 下表是上图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

年份
 
 
 
 
 
 
 
 
 
粮食总产量(亿吨)
粮食播种面积(亿公顷)
粮食单产(吨/公顷)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1985
3.79
0.76
0.36
1.09
0.17
0.13
3.84
4.47
2.77
2005
4.84
0.81
0.74
1.04
0.15
0.16
4.65
5.40
4.63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2分)
(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什么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2分)
(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广东省东莞市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985年7月至1990年6月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结构

原因

分类

占迁移人

口的比重

(%)

性别

原因

分类

占迁移人

口的比重

(%)

性别

经济性原因

56.2

217.3

家庭性原因

34.5

39.0

工作调动

分配录用

务工经商

学习培训

退休离职

11.5

5.9

24.3

12.9

1.6

268.4

243.5

223.8

149.7

603.9

投亲靠友

随迁家属

婚姻迁入

9.9

10.4

14.2

75.9

67.4

9.7

其他原因

9.3

215.0

合计

100

123.1

(注:性别比是指平均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如大于100,表明男性人数多于女性;若小于100,则说明男性人数少于女性)

(1)表中所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因素迁移人口的比重是                     。其中又以               人员比例最高,且该时期的人口流动与以前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不同,主要是以自然地迁移为主。

(2)表中人口迁移的其他原因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

(3)在所有经济性人口迁移中,就性别而言,________性人口数超过________性人口数;在家庭人口迁移中,________性人口数超过________性人口数。这是由男性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分工不同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