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示极地地区为极昼B.Q点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
C.MO为晨线D.NO为晨线
【2】此时北京时间是( )
A.5日4时B.6日12时C.6日4时D.7日12时
【答案】
【1】D
【2】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界线及时间计算等内容,试题难度一般。
【1】读图可知,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该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根据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P点所在经线为180°经线或0时经线,再根据P点所在经线平分昼半球或夜半球可确定,P点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平分夜半球,此时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再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MO为由昼半球向夜半球的过度,为昏线,同理可知,NO为晨线;Q点为15点。故选D。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P点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所以Q点的经度为180°,可计算P点经线为60°W,时间为7日0时,故北京时间为7日12时。故选D。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幻日奇观是大气的一种光学现象,在天空出现的半透明薄云里面,有许多飘浮在空中的六角形柱状的冰晶体,偶尔它们会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空中。当太阳光射在这一根根六角形冰柱上,就会发生非常规律的折射现象。
读2018年2月18日,呼伦贝尔出现的幻日奇观图,回答下面小题。
【1】幻日奇观往往出现在( )
A.日出不久B.正午时分C.午后时分D.午夜时分
【2】呼伦贝尔幻日现象发生频率相对较高,以此推断幻日出现的天气条件为( )
A.晴空万里B.低温薄云C.狂风暴雨D.干燥无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所示我国日历反映的信息回答下面小题。
【1】日历中立冬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A.120°WB.150°EC.30°ED.90°E
【2】关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的正确表述是( )
A.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B.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在赤道并向南移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
A.积温的多少B.年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2】有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面向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河流左岸,右手方视为河流右岸。读某一平直河流剖面图。
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河为平直河道,剖面是由于自然力的影响,则该河位于( )
A.南半球B.北半球
C.赤道上D.回归线上
【2】若该河自西向东流动,河堤需要特别加固的是( )
A.北岸B.南岸
C.东岸D.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世纪50年代,随着塑料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本科学家发明了地膜覆盖技术并应用于农业生产。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采用黑白条带地膜覆盖法(如图所示),即在垄的中间覆盖透光性强的白色塑料薄膜,在垄的两侧覆盖透光性差的黑色塑料薄膜,以此提高农作物产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50年代,日本科学家发明的地膜覆盖技术最可能应用于
A. 水稻种植B. 苹果种植
C. 蔬菜种植D. 棉花种植
【2】在垄的两侧铺设黑色塑料薄膜可以
A. 降低土壤墒情B. 抑制两侧杂草滋生
C. 促进作物光合作用D. 提高土壤肥力
【3】垄中间的白色塑料薄膜能够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其关键在于
A. 增加大气降水B. 减少地表下渗
C. 增加地表径流D. 减少水分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8年10月22日,由中国和冰岛共同筹建的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正式运行。于该日举办开放日活动,标志着科考站正式启用,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除黄河站之外又一个综合研究基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0月22日,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 )
A. 白昼时长小于黑夜B.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最小
C. 太阳从西北方落下D. 周边植被的绿叶呼之欲出
【2】与黄河站相比,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 )
A. 物资补给相对困难B. 无法观测到极光
C. 人类活动影响较少D. 年平均气温较高
【3】影响图中海洋永(浮)冰界走向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B. 海底地形C. 洋流D. 大气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
A _______ B _______ C _______ D ___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是_______(填字母);全球变暖与_______(填字母)过程增强有关。
(3)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与四川盆地相差不大,但年太阳总辐射却比四川盆地高得多,据甲图原理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 。
(4)图乙① 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 ,据图甲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是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读图回答下列题。
【1】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导演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A.16时至次日8时B.18时至次日6时C.8时至16时D.6时至18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