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北半球投影图,N为北极点,NP为日界线,NQ为经线。此刻Q点正值日出,M点处于黑夜。据此回答9-10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
A.0:00 | B.6:00 | C.12:00 | D.18:00 |
A.春末 | B.盛夏 | C.秋初 | D.隆冬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图4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8~10题。
【小题1】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
A.工业 | B.行政中心 | C.海洋运输和贸易 | D.居民人口密度 |
A.0~8km | B.9~16km | C.17~24km | D.25~35km |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 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
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 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该图表示利用GIS信息技术绘制耕地农作物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随覆盖度增大而增大)曲线,通过描述一年23个时相表现的植被覆盖度变化反映作物从播种、出苗、抽穗到成熟收割时NDVI 的变化过程。据此回答4~5题。
【小题1】图为某省耕地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四种类型,则该省可能位于
A.浙江省 | B.宁夏回族自治区 | C.河北省 | D.辽宁省 |
A.a图 | B.b图 | C.c图 | D.d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回答16~17题。
【小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
C.蒸发量增加 |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 B.植被覆盖率增加 |
C.降水下渗量减少 | D.城市热岛效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据图回答24~25题。
【小题1】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
A.养殖 | B.改善气候 | C.分洪与蓄洪 | D.立体开发利用 |
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 | B.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 |
C.下游退耕还湖 | D.修建和加固河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中国河川径流带主要特征表”,完成11~12 题。
【小题1】表中A、D河川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流水作用 风力作用 B. 冰川作用 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风力作用 D.风力作用 海浪作用
【小题2】与表中B、C河川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A.荒漠 落叶阔叶林
B. 温带草原 针叶林
C.温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的是( )
A.非洲赤道两侧,森林—草原—荒漠对称分布 |
B.我国东部从南向北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森林景观 |
C.从大兴安岭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
D.珠穆朗玛峰北坡,从山麓到山顶出现草原—荒漠景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