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分析某地区地质和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的地形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在A,B,C三地中,在________地有可能找到海洋生物化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在A,B,C三地中,在________地与________地之间可能有变质岩存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5)在A,B,C三地中,在________地可能找到喀斯特风景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若在该村修建公路,应该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盆地,等高线外高内低呈封闭状

  (2)向斜,沉积岩层外老内新

  (3)A,为石灰岩

  (4)B,C,C为花岗岩,B在岩浆活动时曾受岩浆高温作用

  (5)A,石灰岩易被含二氧化碳的水渗蚀,注意地下渗洞,以防塌陷


提示:

点拨:根据等高线内低外高可知该地为盆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20分)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对下图Ⅰ所示地区进行长期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不断地对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1)通过对上图所示地区西北部某处的研究,发现该处某季节的气温分布呈现下图Ⅱ所示的特点,并且在图示季节中甲地的降水量往往比附近的乙地和丙地少很多。

据上述材料,分析在图示季节中甲地的降水量往往比附近的乙地和丙地少很多的原因。(4分)
(2)该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互联网和地图等资料了解到图Ⅰ中A、B、C所在的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石漠化”现象。石漠化是指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试从地形条件、岩性特征、地质作用、气候条件角度综合表述这些地区易形成“石漠化”的自然原因。(8分)
(3)图Ⅲ中的等值线是图Ⅰ中D城市周围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则此等值线最有可能表示(     ) (2分)

A、等高线,单位:米
B、年等太阳辐射量线,单位:焦耳
C、年雾日数等值线,单位:日
D、7月均温等温线,单位:°C      
从图Ⅲ等值线的数值特征看,D城市及其周围地区形成一个高值区,简述该高值区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福建省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某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13分)。

(1)图中A、B、C三支洋流的水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其中A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C洋流名称是                        

(2)图中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试说明其气候特点                        和形成原因  ;图中与甲气候类型相同地区的农业带主要为                      

(3)图中乙海岸地区多             等地质灾害,试解释其产生原因。

            

(4)图中甲地所在国家的东北部地区是本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请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20分)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对下图Ⅰ所示地区进行长期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不断地对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1)通过对上图所示地区西北部某处的研究,发现该处某季节的气温分布呈现下图Ⅱ所示的特点,并且在图示季节中甲地的降水量往往比附近的乙地和丙地少很多。

据上述材料,分析在图示季节中甲地的降水量往往比附近的乙地和丙地少很多的原因。(4分)

(2)该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互联网和地图等资料了解到图Ⅰ中A、B、C所在的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石漠化”现象。石漠化是指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试从地形条件、岩性特征、地质作用、气候条件角度综合表述这些地区易形成“石漠化”的自然原因。(8分)

(3)图Ⅲ中的等值线是图Ⅰ中D城市周围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则此等值线最有可能表示(     ) (2分)

A、等高线,单位:米

B、年等太阳辐射量线,单位:焦耳

C、年雾日数等值线,单位:日

D、7月均温等温线,单位:°C      

从图Ⅲ等值线的数值特征看,D城市及其周围地区形成一个高值区,简述该高值区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                过程,从1976到1996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体现在:土地利用上:                                                                 

交通条件上:在1976年只有水运和普通公路,到1986、1996具体变化体现在:

                                                                             

(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   ___污染、____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3)如果你作为农民,可能在待开发土地上种植______   __、_____   __、副食品等生产。

(4)促进图中城市发展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题: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① 三峡库区地质地貌复杂,地表土层贫瘠,保土保水能力极差,生态环境先天脆弱。

多年来,由于这一地区人口暴涨和不合理的经济行为,使这一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森林减少,植被下降,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十分严重。以库区秭归县为例,全县40万亩耕地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高达12万亩;占30%:全县坍塌滑坡多达500多处,干旱、山洪、大风灾害年年都有。

② 三峡移民安置的难点在于农村移民的安置,然而,库区的土地资源却恰恰非常不

利于大农业后靠安置移民。以淹没各类土地达6.6万亩的云阳县为例。云阳县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农耕地少;非耕地多;水田少,旱地多;平地厚地少,坡地薄地多;成片地少,零星地多,另外,三峡工程所淹没的4.82万亩耕地虽然只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8%,但淹没的却多是江河谷地经过上百年开垦出来的良田好地,受淹后库区四周所剩的荒山草坡大多山高坡陡,土地瘠薄,水源缺乏,交通不便。在八年移民试点中曾在云阳投资1736万元开发土地1.76万亩,但其中多数耕地都因质量很差,又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如水源、交通等),而无法发挥真正的安置效益。由于库区多数地方经济基础薄弱,不仅很少有大型企业,而且现有的中小企业也严重亏损。同时,由于农村移民的生产技能较低,真正能自谋职业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

(1)阅读材料分析三峡库区环境人口容量低的自然方面原因有哪些? (3分)

(2)三峡库区环境人口容量低的社会经济方面原因有哪些?(2分)

(3)该地区农业生产从其投入上看属于__________密集型农业 ,农产品商品率        

   (填高或低)(2分)

(4)该地区农业普及推广机械化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16、17分别为我国某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和6~8月降水量分布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16

 

图17

 


(1)A、B、D三点的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是  ▲  ,导致三地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2)该地区夏季降水量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  ,降水高值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3)由图示信息推断,C地附近的地形特征为  ▲  ,C所在地区是我国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     ▲    

人为原因:     ▲    

(4)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