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安徽省年太阳辐射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年总辐射量,可能是( )
A.3500 B.4600
C.4500 D.3300
2.淮北平原是我省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其原因是( )
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大②海拔最低③降水最少,晴天多④夏季昼最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写的降水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
A.热带气旋 B.快行冷锋
C.慢行冷锋 D.准静止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东台市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11月21日至2013年1月3日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距平是指某时期气温与该地多年平均气温的差值。读图完成下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数值低于-6℃
B.Q数值介于0℃~2℃之间
C.南北最大温差为6℃
D.此时段最低气温位于M地
2.此时段,可能发生的是( )
A.内蒙古中东部遭受雪灾
B.渤海结冰范围较常年明显减小
C.长江下游河段出现冰冻
D.大部分地区出现暖冬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某地区某水系分布图和M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降水量柱状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洋流N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能为加那利寒流
B.可能为秘鲁寒流
C.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流向为自北向南
2.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河径流量夏季大于冬季
B.甲河干流易出现凌汛
C.冬季M地的沼泽有调蓄洪水的作用
D.甲地径流量峰值明显滞后于降水量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夏季蒸发旺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雁行形态说揭示了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具体表现为,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读产业结构的雁行形态示意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市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初期阶段,产品进口有利于( )
A.提高进口国的就业率
B.增加进口国的外汇储备
C.改善进口国的环境
D.满足进口国的国内市场需求
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也呈现了雁行形态。该地区的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出口量不断增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生产规模大
B.劳动力成本低
C.技术、管理水平高
D.位于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3.下列最容易实现雁行形态发展序列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工业 B.微电子工业
C.汽车工业 D.大飞机制造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8分)
(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下图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的变化”。回答下面各小题。
1.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
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 D.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
2.曲线①、②、③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 )
A.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
B.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
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
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
B.④传到②,波速突然下降
C.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
D.①②均为液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2.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
A.地壳和地幔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幔和地核 D.岩石圈和地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将森林开垦为农田 ②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 ③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 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
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