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我国某省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为县,所在省的省会是。
(2)A县以景观而著称,该景观为(自然或人文)景观。该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有① , ②;人为原因是。
(3)该景观的形态和颜色随季节发生变化,表现为(季节)流水飞溅似银链;月似绿毯;(季节)一片金黄; (季节)光亮如镜,这种景色随季节的变化反映了的生产过程。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左图为“2012 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 右图为“2005 -2013 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
(1)与全国高余粮区相比,简述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形成原因______,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______。
(2)据右图,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___。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 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A、B、C、D、E反映的是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城市用地规模增大、 . E→F反映了现象.
(2)甲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其乙图中的曲线相对应,该曲线代表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国家.它的城市化起步 , 水平 , 目前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填字母) 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 .
(3)乙图中a曲线N阶段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列举两点)
(4)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其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加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①1985—2004年增多 ②1985—2004年减少 ③2004—2013年增多 ④2004—2013年减少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①工业化初期阶段 ②工业化中期阶段 ③郊区化阶段 ④逆城市化阶段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说明苏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为旅游景观欣赏提供的启示。
(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筒析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多风景名胜的原因,并分析其具有哪些美感特征?
(3)比较九江市和岳阳市发展旅游业所依托的主要旅游资源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房屋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各式各样房屋的出现,都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因此,房屋与地理环境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各地房屋建筑的不同,也构成了旅游资源的一大景观。西南边陲的竹楼就是一个例子。在我国西南崎岖的山林里,人们常会见到以竹子为主要材料的独立楼房——竹楼。竹楼的底层用二三十根柱子架空,四周敞开,可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杂物。楼层分堂屋、卧室、廊和晒台四部分。堂屋中间有火塘,用来煮饭和夜间照明。廊上常铺席设椅,供坐卧乘凉。
(1)请解释西南边陲竹楼的结构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从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看竹楼具有美,属于建筑类中的。
(3)能反映图中景观所在地区民俗风情美的事物现象为( )
A.骆驼赛跑
B.登山滑雪
C.泼水节
D.青稞酒、献哈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可怕的全球变暖.(如图1)
材料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在南非东部港口城市德班召开.“绿色气候基金”是德班气候大会的核心议题.2011年12月11日,德班结束谈判,会议宣布通过“德班一揽子决议”,同意《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在2013年生效,38个发达国家将继续作出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承诺.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形成原因.
(2)全球气候变暖给全球带来了巨大影响.下列事象不会受其影响的是 .
A.海陆间水循环
B.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类型
C.台湾海峡的宽度
D.珠峰的海拔高度
(3)气候、石油、粮食成为近年来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填写出图2中方框甲、乙所代表的内容.
甲;乙 .
(4)近年来,我国政府号召“节能减排”,请简要分析“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黄河和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均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黄海
B. 水能资源均非常丰富,在中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大型水电站
C. 水量均非常丰富,航运业发达
D. 均自西向东流,中下游地区湖泊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熏烟驱霜是指晚霜来前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图1所示,图2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熏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是( )
A.削弱大气逆辐射
B.削弱太阳辐射
C.增强大气逆辐射
D.增强地面辐射
(2)图2中反映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