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某城市(117°E,32°N)某时刻道路行道树及树影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行道树及树影推断该城市此时的北京时间可能是( )

A.1月1日16:00 B.3月1日6:00

C.7月1日6:00 D.8月1日16:00

2.此时( )

A.非洲热带草原动物正在向南迁徙

B.澳大利亚北部天气高温多雨

C.从澳大利亚西岸向中国航行的轮船顺风顺水

D.南极中山站正值科考繁忙季节

 

1.C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树影朝向西南方向,说明太阳位于东北方向。在地球上太阳东升西落,所以东北方向是日出方向。A、D错。我国位于北半球,夏半年日出东北方向,B错,C对。

2.在北半球夏半年,非洲热带草原动物正在向北迁徙,A错。澳大利亚北部是热带草原气候,正值干季,B错。从澳大利亚西岸向中国航行的轮船顺风顺水,C对。南极中山站正值极夜时间,不利于科考,D错。

考点:日出日落方向,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差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安达高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近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慢

B.在远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快

C.地球公转角速度处处相等

D.地球公转线速度并非匀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12月10日四地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属于南寒带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四地中,线速度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 )

A. 丁丙甲乙 B. 乙甲丁丙

C. 乙甲丙丁 D. 丁丙乙甲

3.该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处在近日点附近 B. 地球处在远日点附近

C. 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 D. 地球自转的速度较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甘肃省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地形崎岖,以中山丘陵为主,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总人口为48.72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3.9%。耕地面积17万亩,其中水田14.6万亩。

材料二 青田县传统农业技术——“稻田养鱼”技术又因其“独特性、重要性、巧夺天工”为世人瞩目。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县“稻田养鱼”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其最早的起源是农民利用溪水灌溉水稻田,随溪水流入的小鱼在稻田中自然生长,经过长期培育,最终形成了天然的稻鱼共生系统。田鱼是以田间昆虫、杂草为食,通过“稻鱼共生”长成。在西班牙马德里1斤左右的田鱼每条要卖到40欧元。

材料三 浙江省青田县稻田养鱼模式图

(1)青田县丘陵山区油茶种植面积较广,影响油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气候 D.土壤

(2)青田县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发展该农业的有利区位因素是什么?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什么?

(3)“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的农业模式具有哪些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云南省等)高三12月统一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完成下题。(20分)

材料一 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0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 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材料三 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国家

日本

巴西

瑞典

尼日利亚

中国

韩国

世界

平均年龄中位数

44.6

28.9

41.7

15.2

35.2

37.9

28.4

(1)材料一反映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流动的主要原因(4分)

(3)请预测我国年龄中位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出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云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等高线图”(比例尺1∶20 000),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坝,坝长(图上距离0.7厘米)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约为( )

A.70 m,50 m B.140 m,100 m

C.140 m,150 m D.700 m,150 m

2.如果要在图中区域建一个火情监测点,最好选( )

A.戊点 B.己点

C.庚点 D.辛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库区

B.甲、乙、丙、丁的海拔都在100米以上、150米以下

C.在庚点可以观察到乙点

D.工程建设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等地质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云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甲、乙、丙是根据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绘制的区间统计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亚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2.关于乙、丙两种气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乙分布在大陆内部,丙分布在大陆西岸

B.乙、丙所处纬度大致相同,环流条件相差很大

C.乙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丙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D.乙降水年际变率小,丙降水年际变率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云南省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

A.含沙量小、冰期短 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 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朝阳区度高三上期中统一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根据环境特征对比分析黄河形成了三角洲,而刚果河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1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