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现代旅游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

A.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                      B.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不断丰富

C.人们对娱乐的不同认识                         D.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

A


解析:

20世纪50年代,世界局势日趋稳定,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使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超音速大型客机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卷(广东卷)样卷 题型:043

读广东省旅游交通图1和广东省某城市景观图2,完成:

(1)

下列关于广东省旅游资源及其发展条件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广东地貌形体复杂、奇特优美,同时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遗产1项

B.

广东海岸线绵长,气候温暖,四季适合旅游,可大力发展滨海旅游项目

C.

广东人文景观丰富,尤其近、现代历史遗迹众多,红色旅游成为新亮点

D.

广东地理区位优越,进入性强,经济距离短,客源市场广,接待能力强

(2)

在图1中,A表示________山、B表示________山,在对A、B两景区进行规划设计时A应着重突出________特色;B应着重突出________特色。

(3)

请你就A或B景区的形象设计,拟定一句宣传口号:

(4)

图2所示景观,为图1城市C、D、E中的(填代号)________城市的标志,该城市为吸引旅游者举办的活动有________等。(答出一种即可)

(5)

请你以C为出发点,设计一条3天左右的红色旅游线路,并写出主要景点:如:上海-嘉兴线。主要红色旅游景点: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宋庆龄陵园;嘉兴南湖风景名胜区(中共一大旧址)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四川省南充高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69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Y市所在地每年一月盛行_________风,该盛行风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

(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

(3)与甲棉花产地相比,乙棉花产地棉花生产的主要不利气候条件是什么?

(4)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

(5)分析乙图中城市N历史上成为都城的区位优势,并评价该城市作为现代旅游城市的旅游资源状况和铁路交通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重庆市主中心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描述重庆市的自然地理特征。

(2)指出重庆市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其都市区重点布局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2008年5月重庆钢铁公司着手迁出都市区,在长寿县江南镇建设新厂。新厂大量采用环保技术,并整合当地12家小型钢铁企业。

(3)分析重庆钢铁公司搬迁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生态环境质量

经济发展

迁出地

 

 

迁入地

 

 

(4)为保护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指出重庆应重点防治的环境问题。

涪陵区作为我国最大的榨菜生产基地,按标准化要求种植原料,吸收农民100多万人;建成8条梯级产品的生产线,安排就业50万人。奉节县白帝城建设旅游型小城镇,发展餐饮服务业、宾馆娱乐业、交通运输业和手工艺品加工业,并建立劳动力长期培训机制。

(5)受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重庆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结合材料,提出就地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7分)

(1)Y市所在地每年一月盛行________风,该盛行风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3分)

(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2分)

(3)与甲棉花产地相比,乙棉花产地棉花生产的主要不利气候条件是什么?(3分)

(4)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3分)

(5)分析乙图中城市N历史上成为都城的区位优势,并评价该城市作为现代旅游城市的旅游资源状况和铁路交通条件。(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