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下列各图所示区域内。据此回答3题。
30.图1所示农牧交错带年
平均降水量的范围是
A.150 mm~300 mm
B.300 mm~450 mm
C.450 mm~700 mm
D.700 mm~850 mm
31.图2所示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包括
A.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B.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频发
C.森林资源丰富,为我国第二大林区
D.开荒种地,水土流失加剧
32.图3所示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
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
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a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 B.a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C.b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b带是多民族聚居区
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①人口增长速度快 ②压缩农业用地 ③轮作套种 ④盲目开荒,粗放耕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右图所示阴影区域内。据此回答各题。
1.图1所示农牧交错带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围是 ( )
A、150 mm~300 mm B、300 mm~450 mm
C、450 mm~700 mm D、700 mm~850 mm
2.图2所示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包括 ( )
A、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B、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频发
C、森林资源丰富,为我国第二大林区 D、开荒种地,水土流失加剧
3.图3所示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下列各图所示区域内。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1、图3所示农牧交错带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围最接近
A.150 mm~300 mm B.300 mm~450 mm
C.450 mm~700 mm D.700 mm~850 mm
2.图2所示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包括
A.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B.地壳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频发
C.森林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丰富 D.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广东省山一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农牧交错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 B.a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C.b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b带是多民族聚居区
2.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①人口增长速度快 ②压缩农业用地
③轮作套种 ④盲目开荒,粗放耕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四川省2010-2011学年高三9月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下列各图所示区域内。据此回答17-19题。
1.图1所示农牧交错带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围是( )。
A.150mm~300mm B.300mm~450mm
C.450mm~ 700mm D.700mm~ 850mm
2.图2所示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包括( )。
A.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B.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频发
C.森林资源丰富,为我国第二大林区 D.开荒种地,水土流失加剧
3.图3所示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