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
A.乙 B.丙 C.丁 D.甲
2.下列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 )
A.从戊引水到甲 B.从丁引水到戊
C.从乙引水到丙 D.从丁引水到乙
3.若在丙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滑坡 C.风沙 D.泥石流
1.A
2.B
3.B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瀑布形成即要有陡崖,又要有水流。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及弯曲形态判断,乙处位于山谷,可能有河流形成。乙是陡崖,可能形成瀑布,A对。甲处是山脊,没有河流,不会形成瀑布,D错。
2.自流引水应从高处引向低处,根据图中等高线分析,从戊引水到甲,从乙引水到丙,从丁引水到乙都是把水引向高处,不能自流,A.C.D错。从丁引水到戊是引向低处,可以自流,B对。
3.读图,丙地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陡,容易发生滑坡灾害,B对。丙是山脊,不易积水,没有洪涝或泥石流灾害,A.D错。丙地位于山区,海拔高,风沙天气少,C错。
考点:等高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区域主要自然灾害。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西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阴影部分为沿30°N的部分区域垂直剖面图,平行四边形内为与该区域对应的6000米高空水平面某时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题。
1.与M点对应的地面上的点相比,N点所对应的地面上的点( )
A.气温低 B.气压高
C.降水少 D.光照强
2.影响M气压系统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太阳辐射
C.地形地势 D.季风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西忻州一中高三第一次四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材料一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地震造成398人遇难、3人失踪、1801人受伤、108.84万人受灾。鲁甸一位官员坦言,“倒塌房屋中至少80%是土坯房,若震区没有那么多土房子,防震工程的推广能再加大些力度,这次地震的伤亡一定会大幅减少。”
材料二 鲁甸县地处小江断裂带,总面积151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70人,近年已多次遭受过地震侵害。此次地震是18年来云南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还引发正在建设的红石岩水电站上游河段一处山体滑坡,牛栏江堵塞形成堰塞湖,导致该河段水位急剧上涨,致使湖区村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材料三 据中国气象局介绍:“ 8月3日震区将有雷阵雨天气,气温为16~25℃。预计未来三天,将有明显降雨天气,并伴有雷电,其中4日夜间至5日有中到大雨。”
材料四 读鲁甸位置图及堰塞湖景观图。
(1)包括鲁甸在内的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归纳云南鲁甸此次地震的特点。(5分)
(2)简要说明图中堰塞湖的成因,并分析堰塞湖的形成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西孝义三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河流可能分布在( )
A.恒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亚马孙河流域
2.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雨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
3.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 )
A.1月 B.2月 C.11月 D.12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西孝义三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四地6月22日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地,自转线速度相同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乙、丁
2.当丁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是( )
A.5时 B.12时 C.20时 D.22时
3.三个月后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比较,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读“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城市化速度最快和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阶段,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郊区建设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交通条件 B.商业布局
C.土地价格 D.环境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社久保田是某最大的农机制造商,在我国成立了多家农机生产、销售和服务企业。下表是 “久保田农机信息吧”统计的2013年我国部分地区小麦的收割时间。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四地小麦收割时间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量 B.纬度
C.地形 D.劳力数量
2.西藏小麦的收割时间比湖北( )
A.早,原因是太阳辐射强
B.早,原因是气温日较差大
C.晚,原因是热量不足
D.晚,原因是气压较低
3.山东东部的威海市和西部的德州市相比,德州市的小麦收割要早于威海市,可能的原因是( )
A.德州地区种植的小麦良种好,属于早熟品种
B.德州的小麦有黄河水的灌溉,长势好
C.德州地处内陆,春夏季升温快,热量丰富
D.威海市受寒流影响,气温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省滕州市高三10月单元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日照时数(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昼夜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220年,道教领袖丘处机西行途经张家口的野狐岭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
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下图为华北部分地区示意图。
(1)描述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特点,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3分)
(2)分别说出丘处机登高之地南、北的自然带名称。(2分)
(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永定河下游常处于断流状态,试说明其原因。(2分)
(4)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张家口以北地区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影响。(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