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c所示)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6分)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4分)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4分)
(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6分)

(1)(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日变化(日较差)较大,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
(2)年降水量约600(580~620之间皆可)毫米,集中于夏季(1~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
(3)低温、冻害,夜间;洪涝灾害,夏季(雨季、1~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旱灾,其他季节(4~12月或4~11月,答春、秋季即可得分)
(4)(沟渠、水塘与高台交织)排水通畅利于雨季防洪,灌溉方便利于旱季抗旱;水体增温和降温的速度比陆地慢,因此,增大水体面积,并使水面与高台(合理)交错分布,可减小气温变化幅度,尤其可提高夜间温度,有效减小低温、冻害对高台农作物的损害。

(1)根据D湖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推断该地区的纬度位置、地形地势。
(2)根据降水资料分析。
(3)根据第(1)、(2)题的分析结论回答。第(4)题,抓住图示农耕系统的结果特点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图1为我国部分地区1月份的等温线图,图2为太原1954-2006年间气候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图1中-8℃等温线在兰州以上、以下河段弯曲方向不同,请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其原因。(8分)
(2)据图1及所学知识分析黄河从源头至兰州河段流量、泥沙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原因。(10分)
(3)结合图2,分析太原气候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台湾岛和海南岛不同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中序号代表岛屿的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四个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代表北部区域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比较两岛中部地区,台湾岛降水量偏多的主要原因是
A.季风环流更强B.地表面积分布更广
C.纬度位置更接近多雨带D.地形对气流抬升更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0分)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温哥华是加拿大冬季温暖的港口城市,是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本国的谷物、木材、纸浆、鱼品、面粉等出口产品和糖、茶、钢铁、水泥等进口产品,大多从这里完成。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拿大中东部的工矿产品的出口也越来越倚重温哥华港。该市为实现在2020年前成为世界最环保城市的目标,于2013年11月启动烟头回收项目,成为世界上首个启动该项目的城市。

(1)试分析温哥华冬季比加拿大多数城市温暖的原因。(8分)
(2)试分析加拿大农矿产品出口倚重温哥华港的主要原因。(6分)
(3)依据下面“废弃烟头回收再利用关联图”。试分析温哥华施行废弃烟头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意义。(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4年2月6号傍晚,厦门现神奇的平流雾,犹如仙境,十分壮观。平流雾是暖湿空气移到较冷的陆地或水面时,因下部冷却而形成的雾,通常发生在冬季,持续时间一般较长,范围大,雾较浓,厚度较大,有时可达几百米。读图甲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民间“早晨地罩雾,尽管晒谷物”中的雾指的就是平流雾
B.平流雾在空间中自上到下逐渐形成,越往上雾越浓
C.冬季南下冷空气遇到温暖的河湖面时也可能在河湖面上形成平流雾
D.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此地的雾多数都是平流雾
小题2:海洋上有些地区四季皆可出现平流雾,上图中最不易出现平流雾的地点为
A.AB.BC.CD.D
小题3:澎湖列岛与厦门隔海相望,其中位于大陆架上的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钓鱼岛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充足,岛上淡水资源丰富
B.钓鱼岛的地势特征中部缓,四周陡
C.钓鱼岛位于板块的张裂处,由火山喷发形成
D.钓龟岛附近大陆架宽广、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林地月均温减去裸地月均温的差值)如下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均温差值
0.13
0.10
0.18
-0.16
-0.13
-0.25
-0.43
-0.40
-0.20
-0.10
0.11
0.22
小题1:探究结果表明
A.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B.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
C.该地11、12月份的月均温最低D.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小题2: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防风固沙 ⑤吸烟滞尘
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表示意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读表完成小题。
月份
项目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风力≥8
级的日数(天)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0.4
0.8
1.4
0.6
平均气温(℃)
-3.2
-0.7
6.4
13.7
21.2
26.0
27.3
26.3
20.6
14.4
6.3
-0.7
降水量(mm)
3.3
7.3
9.1
43.2
33.3
54.5
247.3
166.8
48.9
26.2
26.0
3.5
小题1: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其扬沙天气多出现在(  )
A.1~3月B.3~5月
C.7~9月D.10~12月
小题2:实际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B.白昼时间长
C.大气中云量较小D.地面温度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
A.25℃B.12℃C.10℃D.8℃
小题2:图乙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3月12日晴朗B.5月5日晴朗
C.9月23日多云D.5月20日多云
小题2:该地可能位于
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
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