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8.青藏高寒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最多,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势低平,水网密布B.冰川广布,湖泊众多
C.植被稀疏,蒸腾量小D.大河源头,人口稀少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不同.

解答 解:青藏高寒区冰川广布,河湖众多,为我国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水资源丰富.又因为人口稀少,所以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最多.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人均资源的占有量的影响因素.人均资源的拥有量与资源总量和人口数量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最可能遇到(  )
A.冷锋过境,风雪交加B.副高控制,晴热少雨
C.台风来袭,狂风暴雨D.对流强盛,电闪雷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的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D.国家人口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

(1)若a、b、c、d、e、f表示不同的温度值,则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压值大小顺序是甲>乙>丁>丙.
(2)若a、b、c、d、e、f表示不同的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气流的流向是乙→甲→丙→丁→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地貌名称:甲是峡谷,乙是三角洲,丙是沙丘.
(2)甲、乙、丙地貌都是由地质作用中的外力作用而形成的.
(3)甲地貌一般分布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乙地貌大多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
(4)下列关于乙、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C
A.乙是流水堆积地貌,丙是风力侵蚀地貌
B.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丙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
C.两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导、流动性村落
D.乙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符合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是(  )
①西安冬季最冷月均温>0℃②汉中多年平均降水量>800㎜
③山脉南侧粮食生产以小麦为主④山脉北侧农业以旱作农业为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三九”期间(  )
A.呼和浩特的白昼时间逐渐减少B.澳大利亚的草原草木枯黄
C.密西西比河航运能力一年中最弱D.北印度洋洋流自西向东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沿海的沙丘对兰阳平原的影响是(  )
A.多沙尘天气B.夏季风变弱,降水减少
C.加剧土地盐碱化D.加剧洪灾,导致农业减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19世纪初(1800年),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接近原料地B.接近燃料地C.接近销售市场D.接近交通枢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