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 ③雨滴梧桐秋夜长 ④清风细雨湿梅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考点:锋面系统与天气
专题:
分析:我国锋面雨带移动规律:5月,南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暖湿气流在南岭一带相遇,华南雨季开始;6月,雨带移到江淮流域一带;7.8月,雨带随锋面移到华北,东北等地;9月,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大,雨带撤回到长江以南;10月,冬季风频频南下,夏季风在大陆上消失,雨季结束.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此时副高在25°N附近,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解答: 解:①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春季的时候,雨带没有到达此处,错误;②西太平洋副高的高压脊线大约在台湾岛北部这一纬度带,雨带大约是在北纬30度附近,是我国的江淮地区,在每年的6-7月出现梅雨天气就是准静止锋的影响.所以黄梅时节家家雨这句话可能会出现在图示的时期,故正确;③雨滴梧桐秋夜长描写的是秋季,雨带南撤过程中经过江淮地区,正确;④清风细雨湿梅花,是冬季情景,雨带不在江淮地区了,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以及锋面雨带与副热带高压的关系,这一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可结合图示去记忆,用图示去记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画图、动口说图、动脑析图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衢州城区银杏树叶全部变色比郊区推迟5天左右,这体现的分异规律为(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3年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英国广播公司、美国探索频道、法国国家电视集团联合摄制了纪录片《非洲》.这部纪录片给广大观众展现了非洲最神奇的自然景观.结合“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A
 
;B
 
;C
 
;D
 

(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各自然带大体沿纬度更替,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的.
(3)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受沿岸
 
的影响.赤道以南的D自然带雨季出现在
 
月份(1月或7月).
(4)摄制组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拍摄时,发现该地的自然景观和赤道附近的A自然带一样,分析A自然带在该地出现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导致(  )
A、①减弱B、②增强
C、③减弱D、④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影响最大
B、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
C、植树造林可以使环节④的水量增加
D、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藏红花(又名番红花)是世界上最昂贵和最珍贵的香料之一,主要产地是伊朗、
西班牙和克什米尔地区.印度藏红花大都来自产地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克什米尔素以群山
环绕、夏季凉爽、气候宜人的天然旅游圣地而闻名于世,享有“东方的瑞士”之美誉.
材料二如图为亚洲部分区域图

材料三藏红花性喜冷凉湿润,喜光怕热,耐半阴,较耐寒,冬季不低于-l0°C即可安全越冬;忌雨涝积水,宜排水畅通、疏松肥沃、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土.生长适温为15°C至25℃,整个生育期约为210天左右.
请回答:
(1)简析克什米尔地区宜人气候成因.
(2)说明克什米尔地区种植藏红花的优势自然条件.
(3)中国公司到克什米尔地区租地种植藏红花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
A、10°NB、30°N
C、40°ND、5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沿图中的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示拟建一火情瞭望台,最佳位置应在何处?同学们为什么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分别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简述理由.
(3)突临的一场暴雨,使位于B处的营员小刘迷了路.请给他一个独自走出深山密林的最佳办法.
(4)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  )
A、①为水圈B、②为岩石圈
C、③为软流层D、④为下地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