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回答1-2题。

1.小题1:该作物   (      )
A.种植期的早晚取决于气候条件  B.灌浆期的早晚取决于成土母质
C.收割期的早晚取决于农业政策   D.一个生产周期至少为8个月
2.小题2:该作物处于开花期时,正值  (      )
A.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最大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C.中国东北平原昼长夜短D.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

小题1:1.A  
小题2:2.D

小题1:农作物的种植期、灌浆期、收割期的早晚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
小题2:从图中看出该农作物的开花期在2月份,此时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正逐步变大,而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中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最大的高原B.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黄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D.北依阴山,南邻秦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粮食安全问题凸显。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图’,图中人均粮食产量围绕着趋势线在一个通道内波动,从中间的趋势线到通道边沿的宽度,即为平均的波幅,平均波幅与趋势值之比,表示粮食产量的稳定性高低。波幅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

材料二:“2003-2007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及总产量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我国玉米批发价格表(表4)(单位:元/吨)
时间
2007年7月
2007年9月
2007年11月
2008年1月
价格
1460.73
1523.57
1516.72
1543.82
(1)图甲显示我国粮食生产稳定性较差的两个显著阶段依次是__________和其中后一个阶段稳定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双项选择)。
A.人口增长速度过快B.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C.粮食播种面积减少D.农业结构调整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述2003-2007年我国玉米生产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3)请为提高我国人均粮食产量提出合理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口.耕地.草地和森林4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积的相互转化和数量增减。例如,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加,从而引起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相应变化,直到达到如下平衡:P×G=C×Y[P-人口总量;G -人均粮食年需求量;C-粮食播种面积;Y-土地生产率(单位面积年粮食产量)]。
材料二 读下图:全球人均粮食,耕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图。

(1)在人口增长条件下,满足粮食需求的两种途径是     _____ ________
(2)现实中,材料一显示的人地关系是难以达到平衡的(P×G≠C×Y),下面三种情况中,最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是      (填序号),原因是       
① P×G-C×Y>0  ② P×G-C×Y=0  ③ P×G-C×Y<0

图15

 
(3)材料二显示,人们主要通过              两种措施来提高土地生产率,但由此可能分别带来的问题是             

(4)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除材料中所提到的措施外,今后更需要大力发展             (科学)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是2004-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
A.谷物总产量下降B.农业劳动力减少
C.谷物需求量减少D.谷物单产下降
小题2:埃及是世界十大粮食进口国之一,保证该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最佳措施是
A.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国际合作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人口素质
C.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D.控制人口增长,调整饮食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部分地区风能分布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的风能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植被C.距海远近D.地形
小题2:若在甲地建设大型风电基地,要持续风力发电功能除技术与市场因素外,还需要重点考虑当地的
A.河流与水源条件B.农业与人口规模
C.天气与地表环境D.矿产与地质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表1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2题。
国家




城市化水平(%)
90
83
66
32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诲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化学元素且含量多少排序正确的是
A.氧硅铝B.硅 铝 铁C.铝 硅 氧 D.氧 铝 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题。

1.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发展商品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平坦,光热充足    ②水源较充足,土壤肥沃
③人口稀少,本地消费量较小       ④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江浙地区号称“鱼米之乡”,浙江省却成为第二粮食调入大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山区较多,土地贫瘠,单产低        B.自然灾害频发,影响粮食生产
C.经济发展迅速,粮食播种面积下降    D.制造乙醇汽油,消耗大量粮食
3.去年起,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也波及到了中国,结合上图,对于这次危机,下列应对措施可行的是
A.加强粮食核心区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B.限制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耕地面积
C.取消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         
D.大幅提高粮食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