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旅游地理】(10分)
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地域辽阔,地势高峻,这里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南国风采。每年7、8、9三个月都是西藏旅游的旺季。西藏是西部省市区中最贫穷落后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旅游业,无疑是促进西藏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制约西藏旅游开发的自然条件。(4分)
(2)简述西藏地区发展旅游业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6分)


(1)地理位置偏远,距市场距离远;海拔高,地势起伏大;气温低、紫外线辐射强、缺氧等自然环境恶劣;受气候因素影响,旅游旺季短。(每点两分,任答2点可得满分4分)
(2)拉动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西藏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的稳定。(每点两分,任答3点可得满分6分)

解析试题分析:
(1)从西藏的位置和环境特点来分析。西藏地处我国西南高原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夏季气温也比较低,影响旅游活动的时间。
(2)旅游活动主要是会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并具有促进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等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旅游与区域发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所示主要国家以山地、高原为主,号称“高原之国”;岩浆活动活跃,形成多种金属矿产,有“白银之国”的称号;也是仙人掌的故乡,有1 000多个品种,享有“仙人掌王国”的美誉。

(1)简要分析该国金属矿产分布特点及成因。
(2)到处生长的仙人掌是该国的特色景观,此景观说明了该国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征?为什么?
(3)试从自然条件推测,该国城市分布的突出特征及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北半球局部区域地壳平均厚度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指出图示地壳平均厚度最大的地形区,并说明该地及周边地区多地震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务院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
材料二 近年来,被称为“长江之肾”、“鸟类天堂”的鄱阳湖持续干旱,2012年1月水位更是创下60年来历史新低。为了破解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面临的困境,专家提出“以闸抗枯”。在鄱阳湖入江水道,屛峰山与长岭山之间,设置泄水闸,最大孔口将达到60米,右岸还将设置阶梯式鱼道。
材料三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和常规意义上的沙漠不同。它的形成须具备地表具有丰富的物质来源,旱季和风季重合以及植被稀疏等条件。上图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2)结合图文材料,说明在鄱阳湖入江水道建闸发挥的作用有哪些?(8分)
(3)简要叙述M处“天漠”形成的过程。(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尼日尔河各河段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表现出不同的水文特征,还在库利科罗以下的中游形成了少见的“内陆三角洲”。尼日尔河下游(杰巴以下)每年有两次汛期,一次在6月-9月,另一次在12月-次年2月。下图示意尼日尔河流域概况。

材料二:尼日尔河流域四地气候类型图。

材料三:尼日尔河下游流经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贫困和饥饿问题严重。农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地区。近些年来,中尼“南南合作”农业项目已开展多期,旨在支持尼日利亚国家粮食安全计划。
﹙1﹚简析尼日尔河下游形成两次汛期的原因,并比较说明两次汛期洪峰流量的大小及原因。(14分)
﹙2﹚分析尼日尔河中游形成内陆三角洲的原因。(6分)
﹙3﹚若派遣你作为农业技术人员参与中尼农业合作项目,请你选取农田水利、水稻种植、滴灌种植技术等三项中的任意一项提出你的指导意见。(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②地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此自然带在澳大利亚分布较广,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④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⑤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①~④~⑤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③~②自然带的更替主要受____________因素影响。
(3)下图是“①地所在经线附近某山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中A、B、C所代表的自然带。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新疆轮台(位置见下图)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1)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
(2)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4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简述图示半岛的地形特征(8分)
(2)该地区农业结构种植业比重小,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6分)
(3)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分析该地区的优势工业部门并说明理由。(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地的风向是________。M、N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A天气系统类型为________,其到达北京时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00、925、950百帕四条等压线,并判断该图所示天气系统的类型。
(4)图甲中的A和图乙中的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成为自然灾害,据此完成下表。

 
图甲中的A天气系统
图乙所示天气系统
自然灾害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