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旅游地理】
三峡红叶是每年乘船游览长江三峡峡谷段的一大观赏亮点。
指出观赏三峡红叶最佳的季节,并说明红叶从峡谷的较高海拔向较低海拔地带依次呈现的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A题:【旅游地理】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甲、乙两省份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 甲、乙两省份2008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
⑴ 简要分析甲省旅游资源相对于乙省的比较优势。
⑵ 分析乙省旅游业比甲省收入高的主要原因
⑶ 分析甲省2008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的原因,并从自然方面分析夏季到甲省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B题:【自然灾害】
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我国人民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结合历史上(1951-1994年)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的冬季冷冻灾害频次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冬季鄱阳湖地区冻害发生频次约为________;图中A.B及周边地区夏季常出现旱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试分析其成因。
⑵ 图中B.C两地比较,冬季冻害严重的是________,试从地形、气候、作物等角度分析此地冻害严重的原因。
C题:【环境保护】
下图示意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 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自然原因。
⑵ 简述1990年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对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旅游地理】(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钱塘江大潮被誉为天下奇观,全世界只有巴西亚马逊河的涌潮可与之媲美。钱塘江的最佳观潮地点在海宁县的盐官镇,观潮的最佳时间是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到八月十八。
材料二:2007年8月2日16时30分许,杭州市发生钱塘江潮水卷人事件,30余人被潮水卷走,其中22名落水者随后被救起,12人遇难,遇难者都是外地人。
材料三:
(1)钱塘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试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试分析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旅游地理】敦煌莫高窟是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大型石窟,保留有精美绝伦的壁画、彩塑及从晋到宋近十个朝代的各种佛经、文书、帛画等珍贵文物,是驰名中外的艺术宝库。
鸣沙山、月牙泉:以“沙岭晴鸣”和“月泉晓澈”而著称于世。
嘉峪关:万里长城西端终点,地势险要,巍峨宏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隘。
酒泉:泉水清澈见底,澄碧如酒。有汉武帝赐御酒为霍去病击败匈奴庆功,将酒倾倒于泉水之中,泉水化为美酒的传说,并以出产名贵工艺品夜光杯著称。下图为西宁-兰州-敦煌一线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分类,敦煌莫高窟属于? 资源,其最突
出的资源价值是? 价值。
(2)试对敦煌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3)为发展敦煌的旅游业,当地可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调研地理 题型:综合题
选做题:请在A、B、C、D四题中选定两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多做,则按所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读“世界某区域及海水等温线图(图19)“,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 (1月或7月)等温线分布状况,图中甲地有世界著名的圣海伦斯活火山,其形成的原因是 。
(2)图中大洋西部乙处的等温线比大洋东部丙处的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
(3)图中丁处为鄂霍次克海,被称为“太平洋冰窑”,试分析其原因 。
B.【城乡规划】读“我国某海滨小城的城区规划布局图(图19)”,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早期形成的区位条件是 。
(2)②~⑦处房价最高的是 ,原因是 。
(3)目前,该城市火电厂布局是否合理 ,试简述理由 。
(4)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政府计划将X区发展成新工业区,分析X区发展成为新工业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
C.【旅游地理】图21是“四幅旅游资源示意图”,图21是“我国部分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20中四幅景观图属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是 ,位于图21所示区域的有 (填字母)。
(2)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试分析大桥建成后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
(3)a图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请简要分析该省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原因 。
D.【环境保护】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图2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2)比较甲、乙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 。
(3)丙、丁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 ,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