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可持续发展要从观念走向实践的必要条件是( )? A.实行环境标志认证? B.工厂实行清洁生产? C.公众认识、接受和积极参与? D.决策者的观念转变和行为改变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从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决定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土宜于陶。宋景德年,始置镇,奉御董造(奉皇帝之命督造),因改名景德镇。瓷器生产过程紧密有序,“共计一环工力,过手七十一,方克成器”。
景德……业制陶器,利济天下,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四方远近事陶之人,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明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工”。
——选自于《景德镇陶录》《明清经济及中外关系》
(1)结合材料一分析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景德镇的瓷器制作需经过取土、炼泥、洗料、做坯、喷釉、满熏、烧炉等过程。由于制瓷业上千年的发展,目前景德镇瓷土可开采储量不足100万吨。
(2)指出景德镇制瓷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结合图19,分析该流域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鄱阳湖环境功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鄱阳湖地区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区域竞争力较弱。因此,要加强生态经济区内各中心城市间的协调互动,打造鄱阳湖城市群。同时推动城市群与省内其他城市联动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启动南昌、九江、新余等工业城市的区域性热电联产工程,利用电厂余热余压集中供热供冷,有效节能。
(4)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卷(文综) 题型:综合题
(30分)从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决定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土宜于陶。宋景德年,始置镇,奉御董造(奉皇帝之命督造),因改名景德镇。瓷器生产过程紧密有序,“共计一环工力,过手七十一,方克成器”。
景德……业制陶器,利济天下,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四方远近事陶之人,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明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工”。
——选自于《景德镇陶录》《明清经济及中外关系》
(1)结合材料一分析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原因。(10分)
材料二 景德镇的瓷器制作需经过取土、炼泥、洗料、做坯、喷釉、满熏、烧炉等过程。由于制瓷业上千年的发展,目前景德镇瓷土可开采储量不足100万吨。
(2)指出景德镇制瓷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4分)
(3)结合图19,分析该流域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鄱阳湖环境功能产生的影响。(6分)
材料三:鄱阳湖地区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区域竞争力较弱。因此,要加强生态经济区内各中心城市间的协调互动,打造鄱阳湖城市群。同时推动城市群与省内其他城市联动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启动南昌、九江、新余等工业城市的区域性热电联产工程,利用电厂余热余压集中供热供冷,有效节能。
(4)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措施?(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卷(文综) 题型:综合题
(30分)从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决定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土宜于陶。宋景德年,始置镇,奉御董造(奉皇帝之命督造),因改名景德镇。瓷器生产过程紧密有序,“共计一环工力,过手七十一,方克成器”。
景德……业制陶器,利济天下,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四方远近事陶之人,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明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工”。
——选自于《景德镇陶录》《明清经济及中外关系》
(1)结合材料一分析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原因。(10分)
材料二 景德镇的瓷器制作需经过取土、炼泥、洗料、做坯、喷釉、满熏、烧炉等过程。由于制瓷业上千年的发展,目前景德镇瓷土可开采储量不足100万吨。
(2)指出景德镇制瓷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4分)
(3)结合图19,分析该流域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鄱阳湖环境功能产生的影响。(6分)
材料三:鄱阳湖地区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区域竞争力较弱。因此,要加强生态经济区内各中心城市间的协调互动,打造鄱阳湖城市群。同时推动城市群与省内其他城市联动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启动南昌、九江、新余等工业城市的区域性热电联产工程,利用电厂余热余压集中供热供冷,有效节能。
(4)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措施?(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92年我国政府正式提出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我国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至此,我国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我国人口的过度增长进一步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人口过度增长必然导致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的资源数量增加,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也势必增加。人类各种生产、生活活动的低效和无效管理是造成当今世界环境破坏、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 据有关材料报道,世界每年耕地表土净流失量高达230亿吨,我国高达33亿吨,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8.2%,荒漠化面积达262万平方千米,而且荒漠化面积仍以较快的速度扩展,首都北京早在1991年就被内罗毕国际会议列为“沙漠化边缘城市”。一些媒体的环境报告指出,我国沙漠化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65亿美元,约占全球荒漠化经济损失的16%。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二位,酸雨物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据世界银行估价,我国每年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却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6%~0.8%。? (1)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最大的两个障碍是 和 。? (2)1992年我国政府正式提出全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后,我国环境持续恶化的态势是否马上得以抑制??????? (3)《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中国实施 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 (4)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在 和 中发生的。? (5)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6)为使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首先要建立正确的发展观和人口观,试说明你对这两个观念的认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2010届高三一模(2010朝阳一模) 题型:综合题
从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决定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土宜于陶。宋景德年,始置镇,奉御董造(奉皇帝之命督造),因改名景德镇。瓷器生产过程紧密有序,“共计一环工力,过手七十一,方克成器”。
景德……业制陶器,利济天下,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四方远近事陶之人,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明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工”。
——选自于《景德镇陶录》《明清经济及中外关系》
(1)结合材料一分析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景德镇的瓷器制作需经过取土、炼泥、洗料、做坯、喷釉、满熏、烧炉等过程。由于制瓷业上千年的发展,目前景德镇瓷土可开采储量不足100万吨。
(2)指出景德镇制瓷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结合图19,分析该流域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鄱阳湖环境功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鄱阳湖地区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区域竞争力较弱。因此,要加强生态经济区内各中心城市间的协调互动,打造鄱阳湖城市群。同时推动城市群与省内其他城市联动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启动南昌、九江、新余等工业城市的区域性热电联产工程,利用电厂余热余压集中供热供冷,有效节能。
(4)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措施?(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