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表为四个地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公顷)和农业人口人均粮食产量(吨)表。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四个地区中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最高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若四个地区人口密度和耕地比重都相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1】B
【2】D
【解析】
【1】用“农业人口人均粮食产量”除以“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即为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通过计算可知乙地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最高,故B项正确。
【2】城市化的关键标志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城市化水平高,则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低。假设人口密度为X,当地总面积为S,则总人口数=X*S,耕地比重=耕地面积∕S=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农业人口∕S=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农业人口*X∕总人口。因四个地区人口密度和耕地比重都相同,所以人均耕地面积越大,则农业人口∕总人口数=农业人口比重越小,城市化水平越高。四地中,丁地人均耕地面积最大,因此城市化水平最高,故D正确。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蓝化效应”是指城市水体面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下表示意我国一些城市市区水域面积的数据(单位:k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清洁的水体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A. 形成对流净化空气 B. 净化各种生产污水
C. 方便居民生活用水 D. 释放热量调节气温
【2】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往往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其原因可能是
A. 城市发展缺少规划 B. 城市市区用地紧张
C. 城市内涝灾害严重 D. 城市环境质量低下
【3】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北京市水体“蓝化效应”最差的季节出现在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在湖心岛开发的观河景观宾馆,分别有①②③④四种户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夏至日,入住的游客可全方位观看水上落日余晖,该游客选择的户型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某游客在此地体验了“立竿无影”的景观后,对该情景久久不能忘怀,此游客如果想在此地再次体验相同的情景,需要滞留的最短时间约为
A. 一个星期 B. 十天 C. 半个月 D. 一个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底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完成题
【1】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 3月12日晴朗 B. 6月5日晴朗
C. 3月22日多云 D. 6月20日多云
【2】该地可能位于
A. 祁连山地 B. 大兴安岭
C. 南沙群岛 D. 帕米尔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压控制下,气温都很高
B.高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C.所有气压带都是冷热不均形成的
D.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容易成云致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一年两个时期同一河床的断面形态,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读图,回答下题。
【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中,河流
A.径流量增大 B.流速减慢 C.含沙量增加 D.侵蚀增强
【2】随着该河流所在山区植被的恢复,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减缓,这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径流 B.降水变率减小
C.降水更多转化为地表径流 D.河道加深拓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江苏省兴化市垛田镇有数以万亩的垛田(如下图),被誉为“蔬菜之乡”“千岛之乡”“油菜花海”。垛田是在河网密集的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垛状高田,地势高于水面,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但垛田间有小河间隔,不便行走,须用小船接送,同时田面较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垛田一般都很高,但七十年代后期人们通过“放岸”,使垛田变矮、变大了,即将高垛挖低,挖的土将小沟填平,相邻的两三个垛子就连成一片。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垛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降水变率大,旱灾频繁 B. 土地集中连片,土壤深厚肥沃
C. 水系发达,水产丰富 D. 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
【2】七十年代后期人们对垛田进行“放岸”,其主要目的是
A. 方便灌溉和施肥 B. 人口增加,增加城市用地
C. 方便泄洪和航运 D. 降低高度,减轻水土流失
【3】下列关于垛田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热充足,水稻种植业发达 B. 经济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 泽国美景,利于发展旅游业 D. 伏旱干热,灌溉导致次生盐碱化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的D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涨落。图示区域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现人口密度较小。D湖周围的耕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耕地,居民种植作物,大都将作物当做饲料从事动物饲养。有人建议,为利用该区域的草场资源,引进来自中国青藏高原的牦牛发展放牧业。右图是湖区的降水统计资料。
(1)指出湖水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2)用水循环原理解释D湖泊为淡水湖的原因。
(3)分析湖区周围的农业偏向于动物饲养的主要原因。
(4)你认为该区域引进牦牛发展畜牧业的建议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月14日,国家林业局三北局在银川召开2014年三北防护林站局长会议。会议总结了2013年三北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分析工程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2014年重点工作。建设历时34年(1978~2012年)的三北防护林体系经过四期工程,已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 647万公顷,其中,营造防风固沙林282.4万公顷,各类经济林369万公顷,薪炭林107万公顷,营造灌木饲料500多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97年的5.05%提高到12.4%。三北工程取得了生态环境改善、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突出的显著成就。
材料二 我国生态工程分布示意图。
(1)图中字母B表示的是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试根据材料总结其主要作用。
(2)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3)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有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