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浙江省人均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接近国际公认警戒线的原因是( )
①人口密度大 ②水资源污染严重 ③降水总量少 ④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列关于节约水资源的措施,正确的是( )
A.合理开采地下水
B.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C.海水淡化
D.修建更多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3.水资源短缺对浙江省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
A.促进城乡一体化
B.增加水稻播种面积
C.促使产业结构调整
D.加快南水北调进程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五:海水》 题型:选择题
2011年11月29日是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驶抵中山站。图为“南极科考船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流经①②③海域的洋流类型依次是( )
A.暖流、寒流、寒流 B.暖流、寒流、暖流
C.暖流、暖流、寒流 D.寒流、暖流、暖流
2.科考人员沿途可观察到不同的陆地自然带景观,这种景观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洋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三:河湖水》 题型:选择题
读黄河干支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判断题。
1.有关①、②两河段水质状况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流域内工业布局较少
B.①河段水质较差,主要由于该河段上游支流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
C.②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支流多,河流净化能力强
D.②河段水质较差,因为该河段工业污染大
2.从③河段到②河段,黄河干流( )
A.平均流量明显加大 B.地势逐渐降低
C.含沙量显著增大 D.结冰期逐渐变短
3.最适宜对乙地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直接监测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数字地球 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一:水与人类》 题型:选择题
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汾渭盆地是我国地面沉降最严重地区,右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生产过度抽取地下水灌溉是导致我国地面沉降最严重地区的最主要原因
B.长江三角洲沉降面积在扩大,但深度在变浅
C.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高层建筑的增加也是导致地面沉降的原因
D.地面沉降一旦出现,将无法防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一:水与人类》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左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问题。
1.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
①加强城市涝灾午 ②缓解城市缺水
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 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⑤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 ⑥恶化城市的水生态环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2.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
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下渗
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发
D.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一:水与人类》 题型:选择题
造成我国水资源不足的人为因素是( )
A.水的浪费量大于水资源总量
B.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C.洪水暴涨造成淡水浪费
D.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陕西宝鸡陈仓区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
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之间的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差距不断缩小
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陕西宝鸡陈仓区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 )
A.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目前城市化进程比发达国家慢
C.城市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D.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