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但优势弱化,竞争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经济增长速度甚至落在长江三角洲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江三角洲,正受到挑战。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的低端产业在“搬家”。20多年前,珠江三角洲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20多年后,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从繁华的珠江三角洲放眼四顾,它周边还有大片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势头颇为迅猛,其背后有一场悄悄的企业“搬家”行动。

材料三 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示意图。

(1)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早期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从地理角度考虑,同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珠江三角洲低端产业“搬家”时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1)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低廉 (2)①经济腹地比长江三角洲小;②经济基础不如长江三角洲好;③大城市依托作用不如长江三角洲强大;④科技力量不如长江三角洲雄厚 (3)低端制造业的向外转移,促进了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有利于承接新的产业和加强地区间的协调发展。促进欠发达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对这些地区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

【解析】(1)产业转移目的是降低成本和扩大市场,以获取最大的利润;早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台湾,劳动力和地价较台湾低,电子组装企业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工厂转移到广东,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广东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低。

(2)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同时,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而珠三角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依托城市广东没有长三角依托城市上海经济发达。

(3)珠三角低端产业搬家所产生的影响就是产业转移的影响,珠三角将原主导产业向外转移,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接受产业转移的地区,可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有利于改善珠三角环境质量,但对接受产业转移的地区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会由珠三角转移到接受产业转移的地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灾害多发使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B. 从全国看,以大气污染、海洋污染、食品污染、噪声污染为重点

C. 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扩散

D. 生态破坏的范围、程度在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示意图

(1)说明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突出特点及原因。
(2)描述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
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圈80年代
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
(2)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乙城市圈 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下图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
A.工业
B.行政中心
C.海洋运输和贸易
D.居民人口密度
(2)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
A.0~8 km
B.9~16 km
C.17~24 km
D.25~35 km
(3)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09年4月26日,以“创新、合作、共赢、崛起”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隆重开幕,来自中部地区的山西、河南、湖北、江西、安徽六省的高层决策者及国内外1.6万客商云集合肥,共谋中部发展崛起大计。

材料二 我国中部地区局部示意图。

(1)在图示中部地区六省中,A是________省,该省由于________资源丰富而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

(3)安徽省以长江、淮河为界可划分①②③三个区域,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填数码)区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黄山和皖南古民居分布在________(填数码)区域。

(4)近年来,安徽省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请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对该省的区域发展有哪些影响。(提示: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回答)

经济: ,社会: ,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 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不同海拔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0年以后,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A. 1300米以下地带 B. 1300~1900米地带

C. 2500米以上地带 D. 1900~2500米地带

22000年~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A. 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 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C. 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 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地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 B. 大气环流

C. 地形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德国鲁尔区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到 80 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鲁尔区产值结 构图”(图中①表示 1958 年,②表示 1995 年)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①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②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③园艺业比重增大

④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经过治理后的鲁尔区

①经济结构仍然很不协调

②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

③工业布局比较合理

④重工业的环境污染没有多大改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