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气各层气温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升高 |
B.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
C.高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
D.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图: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题。
【小题1】如果土地利用现状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 ( )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南风 | D.西南风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机器变化趋势统计图(基尼系数数值越高,表明地理集中程度或专业化程度越高),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A.电子制造业 | B.服装制造业 | C.食品加工业 | D.黑色金属冶炼业 |
A.北煤南运 | B.南水北调 | C.西气东输 | D.人口迁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地球内部三个圈层中,地幔位于:( )
A.莫霍界面以上,地面以下 | B.古登堡界面以上,地面以下 |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 | D.古登堡界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M、P、Q为地球表面任意三点,其中M、P经度相同,M、Q纬度相同(但经度不同),P、Q同时位于晨昏线上。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一年中,P、Q同时位于晨昏线上最多有
A.1次 | B.2次 | C.3次 | D.4次 |
A.P不大于66.5°,且P、Q同为北半球 |
B.P纬度大于Q,且P、Q为不同的南北半球 |
C.P大于66.5°、Q小于23.5°,且P、Q为同半球 |
D.P点纬度小于Q,且P、Q同为北半球 |
A.P为北极点 | B.P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 |
C.Q位于赤道 | D.P、Q两点时差可达6小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平流层之所以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其理由是( )
A.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而以平流运动为主 |
B.该层水汽、固体杂质极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很好,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 |
C.该层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大量吸收紫外线 |
D.该层大气中的密度比较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正确叙述是:
A.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 |
B.就北半球来说,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
C.北半球夏季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大致南移 |
D.元旦前后向高纬移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下表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注:(1)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时间为2000年11月1日:(2)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小题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①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②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③已达到环境人口容量 ④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⑤处于城市化成熟阶段 ⑥普查统计难度增加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④⑤⑥ | D.②④⑥ |
A.继续采取措施,降低人口性别比 | B.继续采取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 |
C.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 D.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甲、乙、丙三地基本农业资料比较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乙——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
B.甲——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
C.丙——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
D.甲——我国城郊乳畜业 |
A.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
B.多汁牧草分布和市场广阔 |
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
D.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