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个洲
B.亚洲中部低、四周高,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
C.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个洲
D.南北美洲的地形东部高山、西部高原、中部平原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年广东省茂名市高考第一次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地理环境考虑,海水盐场适宜布局在
A.蒸发旺盛的赤道地区 B.交通便利的江、海汇合处
C.中纬度大陆西岸 D.地处背风坡的泥质海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三种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
A. 地表径流 B. 地下径流
C. 下渗和蒸腾 D. 蒸发和降水
2.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 降水 B. 地表径流
C. 地下径流 D. 水汽输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两大洲气候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成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地的气候特点 。(5分)
(2)图中③、④两地的气候特点分别是 、 。
③、④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同,但气候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4分)
(3)⑤、⑥两地同属热带雨林气候,但面积大小不同。写出两地的气候特点并试从大气环流、地形两方面分别作简要解释。(5分)
气候特点 。 (1分)
⑤地 。(2分)
⑥地 。(2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模式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纬度),回答下列各题。
1.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洋东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半球5°—1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
B.图示10°—20°地区盛行东北风
C.图中30°—40°地区盛行西北风
D.图示20°—30°地区盛行上升气流
2.与上图中M点气候特点相匹配的气候数据资料是下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 )
A.20℃或16℃ B.23℃或14℃
C.17℃或18℃ D.19℃或15℃
2.该图所示可能是( )
A.北半球的1月 B.北半球的7月
C.南半球的1月 D.南半球的7月
3.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M、N两地中选一点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及理由是( )
A.M地:气候温和湿润 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C.N地:气候温和湿润 D.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期末质量检查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农业是西非国家科特迪瓦的经济基础。其主要的经济作物是可可和咖啡,种植面积占全国可耕地面积的60%。读下列图形回答下题。
1.科特迪瓦南部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沙尘暴 B.荒漠化
C.土壤盐渍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2.科特迪瓦主要农业生产类型的经营特色是
A.农场耕地狭小,土地大量使用化肥 B.作物种类单一,产品价格易受波动
C.农牧生产并重,作物呈现高低分层 D.家庭农场经营,农产品的商品率高
3.布瓦凯市水资源短缺严重,其缺水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地势较高 B.气温较高
C.降水稀少 D.降水变率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检查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红叶观赏指数是指植物叶片变红的比例,它是确定红叶最佳观赏区的主要依据。下表是某年北京红叶最佳观赏区的部分数据。读表,回答下题。
日期 | 最佳观赏区 |
10月17日 | 海拔400米以上山区 |
10月31日 | 海拔200米以上山区 |
11月10日 | 全市 |
1.导致红叶最佳观赏区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光照 C.风 D.气温
2.当北京红叶进入观赏尾声时,将出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观的是
A.新疆喀纳斯 B.吉林红叶谷
C.南京栖霞山 D.辽宁省丹东天桥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
2.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