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的成因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聚成原因是( )

A.前者是风力堆积作用,后者是流水侵蚀作用

B.前者是风力堆积作用,后者是流水沉积作用

C.前者是流水沉积作用,后者是褶皱和断层作用

D.前者是流水侵蚀作用,后者是褶皱和断层作用

A

【解析】

试题分析: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经过西风从中亚地区搬运过来的,在此地沉积而形成;黄土土质疏松,加上该地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天气,因此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形成表面千沟万壑的形态特征。

考点:地貌成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世界各地区粮食进出口状况示意图,图中圆的大小表示数量多少),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世界粮食进口量居首位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2.图中粮食进口量居第三位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热量 B.水源

C.资金 D.劳动力

3.图中粮食出口量居首位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特征是

A.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B.精耕细作,单产高,生产规模小

C.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集约化 D.农业生产比较灵活,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晋江市高三第二阶段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两地纬度差异大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2.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 光照 B.水源 热量

C.交通 市场 D.科技 劳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为我国某地区图,乙为亚欧某交界处及其附近地区图,据图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甲、乙两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分别是什么?(6分)

(2)A城未来经济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源枯竭问题,而B城面临的是石油污染问题,简述两城应共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9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示意南半球某区域农事安排。该区域农场内一般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为小麦地、放牧地、休耕地等,在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

A.种植园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2.在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的最主要目的是

A.合理有效安排农事活动 B.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C.便于农民开拓销售渠道 D.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华南某河流下游剖面图,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河水位与地下水位关系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是“我国某天气系统在某地过境时的气压与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该天气现象有可能是 ( )

A.冬天大风寒潮天气 B.东南沿海台风天气

C.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 D.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文科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促使香港-珠江三角洲从“前店后厂”向“前厂后店”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 B.科学技术

C.交通运输 D.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苏南地区的乡村城镇发展很快,这主要是因为

A.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矿产资源

B.上海等大城市中的人口大量迁往苏南地区

C.这里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D.受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外资企业蓬勃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