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莱州湾畔曾是我国内陆海水入侵最严重的“深度海侵地”。而如今则成为山东著名的绿色走廊。该地的经验是:实施水系联网工程建设,开源节流;调整农业结构,趋利避害。据此完成11~12题。

11.莱州湾畔地区起初也不是“深度海侵区”,而沦为“深度海侵区”的原因主要是(  )

A.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倒灌            B.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C.过度砍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

D.工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形成“地下漏斗区”

12.莱州湾畔地区人民成功地抗击了“海水入侵”,说明他们的行动和措施符合(  )

A.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论思想     B.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C.人地和谐的人地伙伴论思想     D.科技帮助我们征服自然的论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莱州湾畔曾是我国内陆海水入侵最严重的“深度海侵地”。而如今则成为山东著名的绿色走廊。该地的经验是:实施水系联网工程建设,开源节流;调整农业结构,趋利避害。据此完成下题。

(1)

莱州湾畔地区起初也不是“深度海侵区”,而沦为“深度海侵区”的原因主要是

[  ]

A.

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倒灌

B.

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C.

过度砍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

D.

工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形成“地下漏斗区”

(2)

莱州湾畔地区人民成功地抗击了“海水入侵”,说明他们的行动和措施符合

[  ]

A.

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论思想

B.

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C.

人地和谐的人地伙伴论思想

D.

科技帮助我们征服自然的论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河南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莱州湾畔曾是我国内陆海水入侵最严重的“深度海侵地”。而如今则成为山东著名的绿色走廊。该地的经验是:实施水系联网工程建设,开源节流;调整农业结构,趋利避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莱州湾畔地区起初也不是“深度海侵区”,而沦为“深度海侵区”的原因主要是

A.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倒灌           

B.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C.过度砍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

D.工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形成“地下漏斗区”

2.莱州湾畔地区人民成功地抗击了“海水入侵”,说明他们的行动和措施符合

A.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论思想     B.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C.人地和谐的人地伙伴论思想     D.科技帮助我们征服自然的论断

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

A.公众的接受和参与       B.关停并转严重污染的企业

C.禁止利用野生动植物     D.科学技术解决污染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山东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莱州湾畔曾是我国内陆海水入侵最严重的“深度海侵地”。而如今则成为山东著名的绿色走廊。该地的经验是:实施水系联网工程建设,开源节流;调整农业结构,趋利避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莱州湾畔地区起初也不是“深度海侵区”,而沦为“深度海侵区”的原因主要是

A.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倒灌           

B.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C.过度砍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

D.工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形成“地下漏斗区”

2.莱州湾畔地区人民成功地抗击了“海水入侵”,说明他们的行动和措施符合(  )

A.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论思想     B.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C.人地和谐的人地伙伴论思想     D.科技帮助我们征服自然的论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莱州湾畔曾是我国内陆海水入侵最严重的“深度海侵地”。而如今则成为山东著名的绿色走廊。该地的经验是:实施水系联网工程建设,开源节流;调整农业结构,趋利避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莱州湾畔地区起初也不是“深度海侵区”,而沦为“深度海侵区”的原因主要是


  1. A.
    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倒灌
  2. B.
    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3. C.
    过度砍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
  4. D.
    工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形成“地下漏斗区”

2.莱州湾畔地区人民成功地抗击了“海水入侵”,说明他们的行动和措施符合


  1. A.
    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论思想
  2. B.
    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3. C.
    人地和谐的人地伙伴论思想
  4. D.
    科技帮助我们征服自然的论断

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1. A.
    公众的接受和参与
  2. B.
    关停并转严重污染的企业
  3. C.
    禁止利用野生动植物
  4. D.
    科学技术解决污染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