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中阴影区域的陆地为世界葡萄“黄金种植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葡萄“黄金种植带”的分布为东西走向,影响因素主要为
A. 土壤 B. 光照 C. 水分 D. 热量
【2】与大陆东岸相比,该“黄金种植带”在北半球的大陆西岸较宽,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盛行西风 B. 地形地势 C. 沿岸洋流 D. 海陆位置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以下下面小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 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 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 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 A—B—C B. B—C—A
C. C—A—B D. 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A. 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 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 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发展
D. 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西辽河流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被誉为“内蒙古粮仓”。自1980年以来,西辽河流域的地表水断流现象时有发生。1998—2000年的强拉尼娜事件,导致西辽河流域十余年的干旱。科研人员通过科学手段与降雨资料,重构了1980年以来西辽河流域的地下水的变化模型,并经过实地勘测后得出下图。据图文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998年以前,地下水储量波动增加
B. 1998年以后,地下水储量持续减少
C. 模型重构与水井实测差别巨大
D. 根据模型重构,2005至2011年该地区地下水储量亏损日益严重
【2】关于该流域1998年之后地下水储量变化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表水减少,下渗补充减少
B. 气候异常变化,蒸发加剧
C. 农业发展导致地下水持续开采
D. 人口激增,用水增多
【3】为了解决该流域水资源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 退耕还林,涵养水源
B. 在内蒙古自治区内实行西水东调工程
C. 粮食生产中推行节水技术
D. 人工增雨,增加大气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气候条件较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全省近60%的人口、52%的耕地和70%的工业分布于湟水流域。该区域在柴达木盆地开发和青海经济发展中占据“强东拓西”的战略位置,是国家开发大西北的重要窗口。随着人口增加和国民经济发展,湟水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左图示意湟水流域,右图为西宁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
(1)根据西宁的气候统计资料,分析湟水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说明湟水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分析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经济给湟水流域带来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针对湟水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处地形是____________;②处地形是____________。
(2)站在C处能否直接看到丙村落? ______________。
(3)丙村落海拔高度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4)两位同学分别在某山地的A、B两处测量当地的温度,测得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西北地区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20世纪70~90年代末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干旱 B. 过度开垦 C. 开采矿产 D.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
A. 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牧 B. 实施人工降雨
C.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 D. 发展立体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的约特干古城遗址某处地层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约特干古城遗址的文化层被埋藏在地下的原因有
①海浪带来的泥沙沉积 ②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 ③周围风沙的沉积 ④冰川带来的冰碛物堆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根据该地层剖面图,可推知约特干古城遗址自然环境变化的特点是
A. 距今6000年以前气候稳定不变 B. 距今2000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
C. 距今8000年以来湿润期大于干旱期 D. 距今约4000年开始出现绿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下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 )
A. 水汽蒸发减少 B. 地表水下渗增加
C. 地表径流增加 D. 大气降水减少
【2】下列属于城市“植生滞留槽”的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 )
A. 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B. 加重地表土壤干燥度,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
C. 发挥生物滞水功能,根治城市内涝
D. 增加地表水下渗,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