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读材料和南极地区图,回答:
材料:“南极点”“磁点”“冰点”“高点”号称南极的四个战略点。南极冰点是指南极最冷的地方,也被称之为“寒极”。
(1)(3分)图中的E、F两点,_______是冰点,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3分)我国在南极建长城站和中山站的时间都是在2月份,建北极科考站黄河站的时间最佳应 是几月?原因什么?
(3)(3分)南极地区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却有被称为“白色沙漠”,为什么?
(1)(3分) E; (1分) 理由:南极洲是个冰雪覆盖的酷寒的大洲,E、F相比较,E点位于内 陆,而F点位于沿海,故E点气温比F点更低。(2分)
(2)(3分)8月(7、8、9月);(1分) 原因:此季节北极大部分地区是极昼(1分)、暖季(1分),利于建站和科考.
(3)(3分)因气候严寒(1分),降水稀少(1分),水以固态的形式存在(1分),空气干燥。
【解析】
试题分析:
(1)、E点为冰点,判断的主要依据两点的海陆位置:E点位于内陆,海拔较高,湿度较低;而F点位于沿海,受海洋调节大,温度较高。
(2)、建北极科考站黄河站的时间最佳应在8月份,因为8月份为北半球的的夏季,温度较高,白昼时间较长,利于建站。
(3)、沙漠指植被较少,原因是南极气候酷寒、多烈风、降水稀少,白色是指:冰层,原因是南极温度低,降水以冰雪形式为主。
考点:冰点的判断及依据;建科考站的最佳时间和原因;南极“白色沙漠”的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实施的退耕还湖、移民建镇工作,三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鄱阳湖水面面积目前增加了一千多平方千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鄱阳湖位于 ( )
A.①省 B.②省 C.③省 D.④省
2.下列铁路线中从鄱阳湖湖口西侧附近穿过的是 ( )
A.京九线 B.京广线 C.京沪线 D.浙赣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马鞍山市高三学情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某工程队拟在上面等高线图中A、B两地间修建一座桥梁,桥面与其下方谷底的M相对高度可能为( )
A.40m B.150m C.120m D.250m
2.野外科考队员夜晚在A地观测到北极星在B方向的上空,M地在A地的(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铜陵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水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所在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河多由东南流向西北
B.大陆西南沿海渔业资源丰富
C.气候温热,气候类型单一
D.近年来,最高山峰雪线下降
2.有专家指出,禽流感进入该大洲会给人类带来“极端的灾难”,主要是因为该大洲( )
A.经济发达,家禽饲养规模大
B.外来人口数量居各洲之首
C.经济贫困,医疗卫生条件差
D.国际贸易发达,会导致禽流感全球流行
3.若某生态学家在调查中发现图中M点及周边植被景观分布近似于图左侧上图部分所示(注:大圆的直径约2~4千米),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B.地势影响
C.降尘量由M点向四周递增
D.地下水由M点向四周降低
4.该洲西岸南回归线附近为纳米布沙漠,它沿该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 )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
A.地形 B.降水 C.大气环流 D.洋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铜陵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带影响,则P地可能( )
A.位于欧洲西部
B.河流汛期出现在7月前后
C.气候类型与北京相同
D.所处的国家独立占有一块大陆
2.若P地位于北美洲,则关于P地的正确叙述是( )
A.附近可能有世界著名的“硅谷”
B.沿岸分布狭长的荒漠
C.其附近山地气候垂直差异较大
D.沿岸有密集的城市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省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木材需求大大增加,由于我国实施的天然林保护政策,国内原木生产量减小,较大的需求缺口使得原木进口量激增。之前,中国主要从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进口原木,但近年来从俄罗斯进口原木的数量增长较快、,目前,俄罗斯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木材进口国。下表示意我国从主要原木进口国进口的原木比重(单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俄罗斯 | 24.36 | 37.64 | 46.21 | 60.18 |
印度尼西亚 | 30.04 | 27.2 | 21.31 | 10.03 |
马来西亚 | 10.84 | 9.61 | 7.07 | 5.93 |
1.俄罗斯森林树种较东南亚( )
A.生长速度快,木质好 B.种群多样,生长速度慢
C.种群单一,生长速度慢D.类型多样,资源丰富
2.木材贸易对全球环境的不利影响为( )
A.破坏臭氧层 B.加剧全球变暖C.加剧土壤污染D.增加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省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不同的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四地民居特点与其所在地区环境及人类活动搭配正确的是( )
A.①——气温低,冬季酷寒、烈风——冰雪穴居,抗风御寒
B.②——终年干旱少雨——半穴居,防热、防寒、防风沙
C.③——终年湿热——傍水而居,交通便利
D.④——夏季炎热潮湿——圆形石屋,防暑防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安庆一中、合肥六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分布
2.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宁夏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的相关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表示搬运作用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2.表示形成新月形沙丘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